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哔哩哔哩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制作原创精品 展现国风国潮

本报记者 赵梦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3日   第 12 版)

  绒花发簪、民乐戏腔、非遗手艺等日益流行,国风与科技、动漫等跨界融合……在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上,不少年轻网络博主以各种方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拓展国风国潮的当代表达。

  “作为平台方,我们要保护好年轻人的创作热情,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B站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睿说。

  目前,B站上的视频已涵盖超过132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昆曲、漆艺、古琴、绒花、京剧、点翠、缂丝、糖画等,许多与非遗相关的视频达到了百万级播放量。这些视频吸引不少用户开始主动关注、学习非遗技艺,并加入创作者队伍。

  据了解,去年,B站上的戏腔视频播放量增速高达275%,唢呐、古筝、琵琶等也成为B站上广受欢迎的民族乐器。相关视频结合流行文化与时尚元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如网络博主“柳青瑶”制作关于敦煌乐舞的作品,让观众惊叹“敦煌壁画活了”;网络博主“古琴诊所”发布“古画+国风音乐”的演奏视频,为观众展示一幅幅典雅的古代画卷。“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每一幕都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一条条视频弹幕,反映出年轻一代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B站独特的社区氛围,为年轻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近年来,B站将丰富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综艺节目创作,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听盛宴。

  B站与河南卫视共同推出节目《舞千年》,探索国风舞蹈与影视剧情相结合的节目创新之路。在将经典舞段视频化的同时,《舞千年》也呈现了相关历史场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节目的内核,以舞蹈作为展示传统文化的方式,生动讲述服饰、礼仪背后的文化故事。”《舞千年》制作人姜小巍说。

  在《舞千年》节目中,《相和歌》还原了汉代的盘鼓舞;《酒仙舞》和《将进酒》以舞蹈描绘了诗仙李白的不同心境……随着一段段舞蹈呈现在观众眼前,不同时期的历史画卷缓缓铺开。“我们希望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持续挖掘年轻人喜欢的内容,通过全新演绎,在舞台上实现创新融合。”B站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李旎表示。

  2017年,B站开设“国创”专区,开始制作、出品原创动画。截至目前,B站已累计出品270余部原创动画作品,并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此外,B站通过渠道运营,积极推动作品出海,与全球一线动画公司、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作品在海外地区的覆盖面。

  据悉,2023年,包括《时光代理人》在内的作品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等多地成功落地,并且逐步实现了全球同步跟播。在影视布局方面,B站持续推动《古相思曲》等优质自制电视剧输出至海外主流大屏端。“我们希望能制作更多有全球视野的动画原创内容。”李旎说。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未来,B站将持续致力于出品优质内容,为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陈睿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