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经济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保定组建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

村里来了“钻”大棚的大学生

本报记者 邵玉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3日   第 10 版)

  骄阳似火,麦浪滚滚。正值夏收时节,在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高岭镇侯陀村的麦田里,3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

  “夏收结束后别耽搁,紧接着就要种上夏玉米,多关注天气,浇水一定要跟上。”田边,27岁的王佳柳细心叮嘱着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晓松。

  去年6月,土生土长的望都姑娘王佳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为周边3个乡镇5家农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和专业技术指导。

  “好不容易去上了大学,咋还回来当‘农民’?”起初,父母怎么都想不明白。王佳柳却很坚定:“我在农村长大,学的是农业,现在还有好政策,回到家乡也能作贡献。”

  王佳柳说的好政策,是去年6月出台的《保定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实施方案》。保定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王洋介绍,根据方案,本科生每月工资5000元、研究生每月6000元,落户、购房、租房、交通等另有补贴,同时还可享受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支持。每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至少要联系5家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每月至少到企业工作15天。

  去年8月,王佳柳正式上岗,从校园到田间,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她参加培训,跟着老农技员一起下乡入田,很快和种植户们熟络了起来。

  “要不是小王,去年我这损失可就大了!”去年,望都县出现强降雨和短时大风天气,王佳柳给黄晓松帮了大忙。“当时地里积水有20多厘米,出现了地面径流。小王带着我们排涝,及时进行农业生产补救。”此后,黄晓松的农田里一有需要,王佳柳总会迅速赶到现场。“这让我心里倍感踏实。”黄晓松说。

  和黄晓松同样倍感踏实的,还有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的负责人熊永奇:“来了一个每天‘钻’大棚的大学生,没想到还真‘钻’出了一个数字化管理系统。现在我们的蔬菜都有‘身份证’,在市场上卖得越来越好!”

  每天“钻”大棚的,是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尚小凤。去年上岗后,她通过对京津市场进行调研,开始尝试建立追溯码系统:通过把所有的打药记录,连同蔬菜生产地点、生产时间、上市时间及保质期等生产信息上传至网站平台,形成追溯码,让每一件农产品来源可查,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基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帮助农户解答种植难题,指导企业建立智慧平台……丰富的理论知识正在广袤田野上开花结果。如今在保定,像王佳柳和尚小凤这样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共有240名,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涉农专业。

  “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提供生产技术支持、宣讲农业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王洋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先后提供技术服务1756次,解决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528个,提出合理化建议579条。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