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端午艾

郝随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8 版)

  到了农历四月底五月初,河边的艾草长得旺盛。纤长、灰绿色的艾草在杂草丛中十分显眼,陕北人称五月端午的艾草为“端午艾”。

  端午那天清早,一些人要到河边掬起凉凉的河水把双眼洗得干干净净。年长者说,这天早上的河水里有“眼药”,洗了眼睛后一年之内不会害红眼病。洗净眼后,再揪几片艾草叶擦掉眼周的水。

  洗完眼后,每人要拔一把艾草带回来,在自家的门口放几枝。这样做是信了流传下来的一个说法,“门口有艾,百病不来”。

  端午头一天晚上煮上小米红枣粽子,第二天早上才能熟。刚出锅的第一个粽子要绑上一枝艾草。再挑一枝最好的艾草别在家里的相框上,或者穿衣镜上。这枝艾草不能随便取下来,一直要挂到来年用新的艾草替换。

  端午忙活了一上午的人们,到了下午再去河边拔艾草。这次是拔一大堆艾草带回来,然后像编辫子似的一条条编起来,挂在窑洞的墙壁上晒干。端午之后,庄里一排排窑洞的墙面上都挂着几条辫子似的艾草,赋予窑洞热腾腾的活泼劲儿。

  夏天的夜晚是烈日晒烤后的闷热,而这样的夜晚正是蚊虫活跃的时候。大家坐在院子里纳凉时,要把艾草点着。不一会儿,草香味弥漫在整个院落里。被夜色覆盖了的万物,似乎在艾草的味道中醒来了,那味道里闻得见雨水和春光,也闻得见山岗和草木。爱唱歌的人会在这样的夜晚唱几首信天游给大家听。听歌的人有的用手打着节拍,有的用脚来回摆动着打节拍。有人把艾草含在口中吸吮着草味,有人把艾草别在耳朵上,说是这样浑身就有了艾草味。

  不管是点着的艾草味,还是晒干的艾草散发出来的味,都能驱虫。睡觉时人们把艾草点着,就能睡个安稳觉,外出时口袋里装一把艾草叶,随时取出来使用。

  艾草不仅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益处也不少。抽旱烟锅的老人们会把晒干的艾草揉碎,塞进烟锅吸几口,说“端午艾”能止咳化痰,还能提神。村里的老林在一次割麦时,不小心小腿上被划破一道口子,他抓来一把艾草敷在伤口,没几天就好了。

  端午当天晚上,人们要把去年存留的艾草带到村口全部烧掉。等艾草烧成灰烬,大家把草灰带回家,撒在院子的四角和猪牛羊鸡圈里,求个六畜兴旺、风调雨顺。

  艾草是一味药,从每年的五月端午开始,治愈每一个日子。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