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天的诗意

郝 俊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8日   第 08 版)

  古诗词中,有一些我很喜欢,比如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我尤其喜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

  有人说,今天的人们大概很难写出这样的句子了。相约见面,直接说几时几分在哪里即可。也正因此,有人认为,今天人们的诗意空间正不断缩小。

  对此,我倒不这么认为。试想,今天,当两个人通过手机地图上的“共享实时位置”查看彼此行踪,时刻关注着不同颜色的两个小圆点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直至最后相遇,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融入了科技元素的浪漫诗意?

  事实上,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为人们追求今天的“诗意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基础。如果说古代有鸿雁传书,那么今天则有跨越大洋大洲的即时通话;如果说古代有“一日看尽长安花”,那么今天则有“坐着高铁看中国”……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我难忘自己第一次踏上港珠澳大桥时的激动心情。脚下的大桥犹如一条腾跃在万顷碧波上的蛟龙,气势磅礴。那一刻让人思接千载。我想,与古代诗词中“小桥流水人家”所体现的婉约诗意不同,今天的“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呈现的是古人无法想象的另一种宏阔的诗意。

  诗意在变化,然而,属于中国人的那份浪漫诗情却一直葆有。看看中国航天的命名:载人飞船叫“神舟”,中国空间站叫“天宫”,探月卫星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这些命名被称为“宇宙级浪漫”。它们距离我们是那么遥远,可是,它们的名字又如此亲切而富有诗意。

  还有很多诗意,就在寻常生活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外卖诗人”王计兵写下这样的句子:“低处的飞行也是飞行/也有风声如鸟鸣/有车轮如流星……赶时间的人,从一小时里/赶出六十一分钟/从争分夺秒里赶出一份温情”(《低处飞行》)。把外卖小哥在大街小巷的穿行比作低处飞行,充满诗意。

  今天的生活是如此丰富精彩。无论是追星逐月的科技攻关,还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奔忙,抑或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事一物,都蕴藏着盎然的诗意。“诗意”的获取,需要我们心存一份超越功利的追求,一种豁达的态度,一份别样的情致。“诗意”不是难得之物,是对懂得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的精神回馈,是日常里的惊喜,是平凡中的奇迹。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