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社会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辽宁省推进工会驿站建设

把暖心服务送到劳动者身边

本报记者 郝迎灿 人民网记者 王斯文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6日   第 13 版)

  临近中午,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环卫工人于国春收拾好清扫工具,走进位于明廉街道明西社区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洗手消毒后,把饭盒放进微波炉,坐在椅子上打开话匣子,“渴了喝口水,饿了热口饭,累了歇歇脚,都离不开这间小小的驿站。”

  累了能歇脚、手机能充电、饭凉能加热……近年来,辽宁省总工会针对环卫工人、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推动省内各级工会建立以户外劳动者为主要对象的工会驿站体系,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截至今年一季度,辽宁全省已建成工会驿站4620个。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东奔西跑,有时候碰到下雨天或者需要休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里。”在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街道安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爱心驿站”里,外卖骑手李宝军和同事正在给手机充电,谈起这个“爱心驿站”,两个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座驿站虽然面积只有20平方米左右,但沙发、雨具、饮水机、无线网等一应俱全,能够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爱心服务。”辽阳市弓长岭区总工会副主席胡爱民介绍,“这是全区第一个自助式服务站点,24小时不打烊。”

  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工会秉持“需求在哪里,工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倾力打造立体化、无死角的户外劳动者服务阵地。

  建好工会驿站,区域布局和选址很重要。在驿站建设中,鞍山市总工会针对环卫工人和公交车驾驶员工作特点,专门为主城区的环卫工人建设22座驿站,为公交车驾驶员建设14座驿站,极大地改善了环卫工人和公交车驾驶员的休息环境。“我们重点研判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合理平衡驿站区域布局,推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在主要城市和城市重点区域实现1公里服务半径、15分钟步行可达、区域内户外劳动者交叉覆盖的综合服务矩阵,将工会服务送到一线劳动者身边。”辽宁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熘肉段、香菇炒油菜、尖椒干豆腐……一顿饭只要15元,荤素都有,吃完饭还能到一楼的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打个盹。”临近中午,沈阳市沈河区御点江山商厦七楼的“工会食堂”人头攒动,快递员赵斌边排队打饭,边和同伴聊着家常。

  作为辽宁首家“工会食堂”,去年6月一开张就吸引了不少户外劳动者来就餐。“为拓展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功能,沈河区总工会联合区文商旅行业工会、御点江山商厦出资30余万元,共同打造了这家公益性便民食堂,在切实解决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际困难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沈阳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闫国华说。

  在食堂门口,鲜艳的工会标志旁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户外劳动者爱心饭盒发放处”。食堂负责人刘涛说,每天中午用餐时间结束后,食堂会把未售完的饭菜重新打包、保温,下午4点钟免费发放给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

  在合理规划驿站布局的基础上,辽宁各级工会组织重点在提高工会驿站的服务质量与内容、增加开放时间上下功夫。“我们紧紧抓住户外劳动者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提高精准化管理水平。”辽宁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出车,只有固定的几个点位能停车休息,水都不敢多喝一口。现在好了,打开导航软件搜索,全市的服务站点位置都能看得到,城区内踩一脚油门就能到。”出租车驾驶员、鞍山市出租汽车行业雷锋车队队长李庆良说。

  为推进工会驿站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鞍山市总工会会同互联网地图服务商,持续推进工会驿站信息采集和数据上图,将全市工会驿站在网络地图上进行精准定位、明确标识。“只需在百度、高德地图上搜索‘工会驿站’,就可以轻松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驿站。”鞍山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任桂红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依托百度、高德地图等途径上图的驿站点位有912个,服务覆盖职工群众10万人次。

  驿站不仅要建起来,还要管得好。“我们出台规章制度强化驿站激励和退出机制,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暗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责令存在较严重问题的驿站及时退出,切实维护好驿站的品牌形象。”辽宁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全省通过退出机制撤销驿站575个。

  “为加强对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考核管理,我们制定了《沈阳市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管理办法》,确定了考核内容层级化、考核层次星级化、经费支持等级化的工作原则,既提出了站点必须实现的基本功能,也就各站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给予鼓励引导,为加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建设、管理、运行、考核提供制度保障。”闫国华介绍。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