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福利会努力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致力于缔造未来的事业

本报记者 曹玲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6日   第 07 版)

  2018年6月14日,在中国福利会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并以他个人的名义致信祝贺,希望中国福利会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继续致力于缔造未来的事业,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为培养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年来,中国福利会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幼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更好发挥时代性、全国性、国际性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福利会事业发展新篇章。

  培养创新思维,让一代代娃娃茁壮成长

  电脑屏幕上,黑白棋局结束,现场师生宣布:“电脑赢了!”掌声顿时响遍全场——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学员演示的人机互动后,做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重要指示。这一幕,深深刻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师生的脑海中。

  作为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人民团体,中国福利会成立86年来,秉承创立者宋庆龄先生“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和“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殷殷嘱托,在妇幼保健、校内外教育、少儿文化及社会福利等领域持续开展实验性、示范性工作,致力于缔造未来的事业。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是新中国校外教育的先行者,也是培育包括计算机科技人才在内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很多课程项目,比如当时的计算机,现在的人工智能、绿色低碳,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副主任郑思晨说,“计算机编程语言不断发展,曾经教的很多知识现在已经过时,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

  少年宫计算机中心第一代学生李劲曾回忆:“在少年宫的4年中,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和任务,鼓励我们参加课题研究,让我们从小就按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创造,在克服困难中得到磨练。”

  2020年,中国福利会举办“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核心素养视野下青少年创新与发展论坛,成立了“长三角青少年科技教育共同体”。如今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课程设置已迭代至人工智能,包括智能机器人探索、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基础、智能决策与规划、人工智能的伦理与社会责任等。“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极大地鼓舞着我们。中国福利会对接落实国家战略,集中资源在科技前沿阵地发力,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拔尖人才。”郑思晨说。

  扎根“幸福的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清晨,上海宋庆龄学校。面对封莉容的声声问候,走进校门的孩子们一个个响亮地回应:“校长早上好!”

  封莉容,宋庆龄学校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园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有人曾问封莉容,怎样理解“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她说,就是要把内心的爱和美好传递给每个孩子。每一个清晨,她都站在教学楼长廊向孩子们鞠躬,道一声“早上好”,和孩子们聊上几句。看似平凡的举动,她坚持了30余年。

  “好的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发展为己任。中国福利会有那么多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站在讲台,真诚纯粹地守着孩子,为的就是给孩子幸福成长打好根基。”封莉容说。

  坚守儿童立场、立足中国大地,中国福利会旗下教育板块实力雄厚,除少年宫耕耘校外教育,基础教育从托儿所贯通至高中。“这6年来,中国福利会的同事们激情满怀,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封莉容说,“大家都在思考怎样更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最好的给孩子。”

  6年来,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板块实现从4个园区到12个园区的体量增长。寸土寸金的黄浦滨江岸线,眼下正在建设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中心,未来这里将打造国际一流的青少年活动空间、教育+融合试验区。

  宋庆龄说过:“要有强健的民族,先从母性及儿童福利着手。”作为宋庆龄亲手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新型妇幼保健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对标国际一流、大力创新发展,启动建设宋庆龄妇幼健康研究院,聚焦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开展科学研究,努力促进优生优育。2022年,该院奉贤院区建成启用,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卫生服务能级,惠及更广大妇女儿童。

  呵护“最柔软人群”,从开创空气浴、日光浴和冷水浴的“三浴”体格锻炼实验,到参与国家0—3岁托幼机构标准化建设——2020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的全国首个“婴幼儿照护服务研修基地”落户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同一年,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福利会在浦东前滩地区设立了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前滩部,扩大传播优质学前教育经验。作为上海首批由中国人创办的为外籍人士子女服务的国际学校,宋庆龄幼儿园国际部创办至今已经30年,在校生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国际幼儿教育的示范者。

  传承宋庆龄“缔造未来”的教育思想,12年一贯制的宋庆龄学校深入探索小初高12年贯通科创拔尖人才培养途径,为学生提供养成科学兴趣的土壤,让有志于科学事业的青少年创新人才茁壮成长。一名来参观的老师评价:“这里的孩子眼睛都是亮亮的。”封莉容开心地说:“做教育真的很幸福,因为教育是给孩子一生奠基的事业,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架起“儿童之桥”,讲述中国故事增进民心相通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经典儿童剧《马兰花》中的童谣,见证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发展历程。

  2022年,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举行建院75周年主题活动,舞台上,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再度吟响。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儿童艺术剧院,近年来,剧院每年为全国各地的孩子上演300多场演出,用戏剧之美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

  这份对孩子们的爱,还通过“宋庆龄的移动剧院”走进更多心灵。作为援疆项目“雪莲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携儿童剧《精卫填海》等赴新疆喀什地区4县,在15天内连演16场,赢得当地小观众的阵阵掌声。2023年,该剧院将新创儿童剧《年兽“哇呜”》以线上形式送进台湾30余所小学及幼儿园,增强台湾儿童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2019年的“同根同心·宋庆龄移动剧场香港巡演”项目,以及与澳门濠江中学共庆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共同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壮美旋律。

  中国福利会有效发挥独特优势,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打造培育一系列国际儿童友好交往品牌、平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儿童朋辈交流和民心相通,向世界述说鲜活的中国故事、传递友好的中国声音。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连续5年参加“欢乐欧洲”国际少儿艺术节,以动人的歌舞向世界展示中国少年儿童的风采。艺术团成员唐邱梓说:“站在耀眼的舞台上,我既自豪又紧张,但看着台下朋友们热情洋溢的笑脸,我只想把最动听的声音、最美丽的笑容展示给他们。”

  中国福利会曾先后接待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犹他州友好代表团、杜克大学访问交流,推动中美两国青少年相知相亲、携手同行。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在少年宫大理石大厦,费城交响乐团与小伙伴艺术团民乐团共奏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民乐与管弦乐的融合中奏响友谊乐章。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从事的是‘缔造未来的事业’。”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表示,中国福利会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秉承“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办会宗旨,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妇幼工作的部署要求,努力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