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本报记者 徐 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6日   第 03 版)

  第七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前在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本届大会主题是“一切为了健康,人人享有健康”。大会期间,中国积极参与“大流行协定”的磋商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修订,同南非、阿联酋联合举办主题边会,为推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秉持尊重主权等原则,加强全球卫生安全治理

  6月1日,世卫大会通过一揽子《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正案,以确保所有国家建立起全面、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加强全球对大流行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监测和应对能力。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表示,中国支持对《国际卫生条例(2005)》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修订,以加强各缔约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对条例的遵守与实施。自2022年11月至今,中方一直积极参与条例修订谈判磋商。在本届世卫大会发言中,中国代表团向大会主席团重申了中方对条例修订所持的态度。中方认为条例的修订应秉持尊重世卫组织成员国主权、倡导团结与全球合作、保障公平与增加各方互信等重要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促进各国的积极合作与协调应对。

  本次修正案引入“大流行病突发事件”的定义,旨在促进更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应对有可能成为或已经成为大流行病的事件。修正案还包括建立“协调财政机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其核心能力以及大流行病预防、防范和应对能力建设。

  杨峰表示,中方赞同加强有关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及时通报与分享,促进条例的遵约实施与核心能力建设,同时认为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与报告能力等。“我们相信,新修订的条例在保护后代免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促进公平和团结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大流行协定”是下阶段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一直积极参与磋商工作,为推进协定起草工作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始终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主张全球团结理念,强调尊重国家主权、发挥世卫组织核心作用、积极解决大流行中的公平性问题。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应急处置司司长胡光表示,经过两年来成员国和世卫组织的共同努力,磋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成员国在很多条款上已达成共识,这为后续继续推进“大流行协定”出台打下坚实基础。

  联合举办主题边会,分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世卫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本届世卫大会期间,中国同南非、阿联酋在日内瓦联合举办“促进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全民健康覆盖”主题边会,吸引来自1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中国、法国、瑞士、泰国等国专家介绍了推动卫生体系改革发展、落实全民健康覆盖的有关经验,世卫组织介绍了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在全球的实践情况。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萨亚·皮乌卡拉表示,今年3月访华期间参观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在改革和整合社区医疗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为社区提供了优质卫生服务。“中国通过卫生体系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整合型、贯穿生命周期的优质医疗服务。”他强调,各国在实现全民医疗覆盖的过程中,应广泛吸收和运用智慧、资源、技术、经验,促进医疗公平,把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到更高水平。

  在主题边会上,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说,中国在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应持续完善多层次保障与筹资体系,从过程考核评价转向更加注重健康结果的考核评价,强化医防协同与融合的激励机制。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表示,全民健康覆盖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和世卫组织合作开展有关医改试点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中国愿为加快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以及全球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国际合作,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

  “我们与中国的合作非常广泛。”巴西卫生部下属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主席马瑞欧·莫雷拉告诉本报记者。

  作为巴西公共卫生领域的生物医学科研和开发机构,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研究项目、科研专家互访、技术开发、信息与技术交换等诸多领域开展合作。2023年4月,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合作备忘录。莫雷拉表示,巴中两国在科学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希望两国加强在传染性疾病及流行病学领域的合作,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会工作人员卡比拉,同时也是刚果(金)全民健康覆盖国家委员会协调员。他对本报记者说,中国通过向刚果(金)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等方式,提高了当地医疗硬件设施和医护人员的整体能力,为许多疑难杂症患者带来福音。“希望未来中国进一步扩大与刚果(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惠及更多民众。”

  “中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支持,在医疗卫生领域也是如此,让我们受益良多。”冈比亚卫生部秘书长奥摩尔对本报记者表示。据统计,60多年来,中国不仅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了3万人次医疗队员,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而且通过培训带教、巡诊义诊,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增进了世界人民健康福祉。

  (本报日内瓦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