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产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夯实领跑的优势(记者手记)

正 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5日   第 18 版)

  产销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2023年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全年累计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仅构筑起全球产业竞争力,更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绿色低碳转型,10年前,世界各国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技术储备、产业积累等领域,西方发达国家还曾占据优势。为何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异军突起、成为产业领跑者?

  离不开高远的战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中国抓住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率先改换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依靠持续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

  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产业链未形成、充电基础设施不健全、产品使用体验差、市场尚待培育、企业动力不足……为破解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有关部门在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整车和上下游企业研发、生产、配套积极性,提升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体验,进而建立起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产业体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让新能源汽车与相关行业互融共生、合作共赢。

  我国先后放开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为汽车市场持续注入活力。放眼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放程度、竞争程度能与中国比肩。统计显示,2023年,跨国品牌、合资品牌、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企上市新车近90款。开放合作、充分竞争,更推动市场参与者大胆颠覆汽车行业传统的产品定义和定价体系,千方百计创新商业模式、用户运营模式,持续提升产品研发迭代速度,加速技术降本、规模降本、管理降本,铸就了中国汽车全球领先的竞争力。

  坚定践行用户导向,围绕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刀片电池、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等结构创新,到续航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等电化学体系创新;从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到可油、可电、可混动、可增程的2000公里长续航插混/增程技术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消除用户“里程焦虑”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从通过语音可实现整车几乎所有功能控制的智能座舱,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NOA领航辅助驾驶;从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端到端大模型,到全球首个AI数字底盘,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转型的脚步愈发坚定。

  下一阶段,面对电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变革,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创新引领的步伐没有丝毫松懈。2027年,搭载能量密度超过400瓦时/千克全固态电池的新车将在上汽实现量产;AI+软件定义汽车、AI数字底盘、端到端大模型,也将推动汽车从智能终端转变为智能科技生命体。持续发挥政策优势与市场优势,加速技术迭代、服务升级、品牌向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定能夯实领跑的优势,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