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颜值”变产值 花开富万家(人民时评)

郁静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5日   第 05 版)

  进一步提高花卉产业含金量,全方位挖掘鲜花的经济价值,采取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模式,深耕市场,用心浇灌

  

  云南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大钟上的红色光标逆时针飞转。综合鲜花品种、质检评级等信息,数百名鲜花经纪人几秒内拍下中意货源。5月以来,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鲜切花供货量持续高位运转,日均供货量687万枝,同比上涨超三成。

  从早期的以路为市,到晋级花卉行业“价格晴雨表”,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的成长变迁,彰显我国鲜花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花卉业现代化,力争花卉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达1986.8亿元,202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近160万公顷。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供需双向发力,我国鲜花产业有望迎来千亿元级增长机遇。

  鲜花产业是传统产业,鲜花消费也曾局限于有限场合。如今,悦己型消费趋势与商业新模式的碰撞,拓宽了鲜花应用场景。看受众,“长在物质与精神交汇点上”的鲜花,早已从节庆礼品转型为日常消费品,为人们的生活美学增色;看渠道,实体商超搭售、电商即时零售、自助贩卖机销售等,跳出传统经营模式,让鲜花选购更自在、便捷。近年来,鲜花外卖电商的发展增速远高于行业均值,且呈现倍速级增长。站在“互联网+”风口,鲜花产业蕴藏的商机不容小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把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打开新思路、开辟新赛道。

  新赛道上,盘活鲜花这门古老的生意,关键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从“敦煌国风花束”,到“每周一花”盲盒订阅、“禁止蕉绿”鲜切香蕉枝;从“云赏花”沉浸式直播、古镇簪花体验,到创意花器、永生花、鲜花饼等衍生产品……将美的基因植入生活沃土,为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塑造“可赏、可玩、可食”的繁花百态,让鲜花产业展现出新魅力。以花为媒,簇簇芬芳也能为城市标注文化新坐标。比如,河南洛阳的牡丹文化节,已成为展示洛阳形象、促进对外合作和吸引投资的平台。善用鲜花赋能,以颜值拉动产值,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别样活力。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过程,往往也会激活发展新动能。例如,做好鲜花的“鲜活”文章,就为物流产业提供了挖潜空间。为降低花材报损率,鲜花采收后须进行分级、修剪包装、低温保鲜等预处理,而时效性和运费也同样左右着消费者的购花选择,这些都考验着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面对购花高峰,不少平台商家提前做足预案、实现基地直采,物流公司及时增加运力,并借助智能化调度系统、自动分流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即买即寄”。实践表明,在硬件上注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在软件上着力优化服务体系,就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发展新空间。

  让鲜花产业“花期”更长久,还要从产业链各环节解锁美丽密码。目前,在花卉领域,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的贸易国及消费国。但是,鲜花的精深加工产业链仍不强,特色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例如,受益于种质资源和品牌营销,1克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价格可卖到70美元左右,而我国国产玫瑰精油的价格却相对较低。着眼未来,进一步提高花卉产业含金量,既要从发展自主种源、推动基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下功夫,也要加快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延伸花茶、香氛、护肤品等精深加工链条。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于花型、色彩、香气等方面的追求,全方位挖掘鲜花的经济价值,将助力更多花农分享产业链增值红利。

  莳花弄草、簪花乘马,鲜花的浪漫自古延续至今。采取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模式,深耕市场,用心浇灌,以“一朵花”赋能“一条链”“一座城”,鲜花产业必将越来越繁茂,催生更多经济增长点。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