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冬小麦丰收在望——

把“麦”问诊,农技员的一天(三夏进行时)

本报记者 邵玉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4日   第 02 版)

  图为郭立勇(左)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梁子栋摄(人民视觉)

  “南董镇东四公村发现3.6亩麦田里零星出现条锈病。”

  接到农户报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植物保护检疫站站长郭立勇和服务小分队的队员立刻赶往现场,研判风险、对接应急防控人员,当天就完成了对发病田和周边田的应急喷药防控。

  入夏以来,这样的奔忙成为常态,郭立勇一刻不得闲。藁城区是河北主要产粮区之一,种植冬小麦约47.9万亩。眼下是小麦产量形成的最后冲刺期,他几乎天天往地里钻。

  这天,记者随着郭立勇“出诊”。

  翻看土壤、检查叶面、再拔起几株小麦放入取样袋……早上8点半,在廉州镇陈家庄村村北的千亩麦田里,郭立勇已经忙活了好一阵,“现在小麦进入籽粒灌浆后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要重点防范白粉病等病害和干热风危害。”

  刚从地里出来,附近的老乡就围拢过来。

  “小麦长得咋样?”“籽粒饱满,长得都挺好。”

  “有发现白粉病不?”“转了一圈,就个别地块零星发现有白粉病现象,但都是在底部叶子上,没有出现在主要影响产量的旗叶、倒二叶上,不碍事儿。大家时刻关注,要是加重了,再针对性防治就行。”

  “会出现干热风吗?”“这个主要受气温和风速影响。我们会提前预判风险,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及时发布提示。咱们也要留意,要是发现有叶片提前发黄的现象,可以采取浇小水,喷施叶面肥等措施预防。”

  …………

  面对提问,郭立勇一一解答、耐心指导。当农技员近30年,他对各种病虫害防治驾轻就熟。

  “今年,藁城区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轻于往年。”郭立勇说,近年来,得益于国家“一喷三防”等政策的支持、种植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推广,病虫害发生的基数大幅降低。

  下午3点,走访完2个乡镇3个村庄的麦田,郭立勇赶回单位参加“三夏”工作视频会。走出会议室,他又召集同事一起,对当天取的小麦样株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汇总,“要时刻关注小麦的长势情况,分析趋势,因势施策,全力保障好夏粮丰收。”

  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出办公室,迎面吹来阵阵晚风。郭立勇不禁又担忧起来:“连着两天晚上风都挺大,容易出现小麦倒伏的风险。”他想着,明天一早,还要去几个重点区域看看,提醒农户们做好预防。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