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图书亮相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书展

分享中国故事 推动出版合作(国际视点)

本报记者 张矜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4日   第 17 版)

  5月24日至6月2日,第四十一届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书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本届书展共设置970多个展位,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40多家展商参展。中国展团携千余种精品图书亮相书展,受到当地读者与合作方的关注。

  “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

  本届书展上,中国联合展台以“阅读中国”为主题共展出约1000种、1500册精品图书,涉及社科、文化、文学、少儿、汉语学习等主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摆脱贫困》等著作摆放在显要位置。正在展台前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马来西亚姑娘普特丽告诉记者,她家里珍藏了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文版,她读完之后深受启发,此次特意来购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三、四卷和《摆脱贫困》等著作。“阅读习近平主席的著作是了解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其中关于治国理政的许多重要论述对其他国家有借鉴意义。”普特丽说。

  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亚努阿尔对记者表示,要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秘诀,就要反复研读习近平主席的著作。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成功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亚努阿尔说,自己特别关注中国农村的发展情况,“希望通过阅读相关著作,更好地了解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

  中国联合展台马来西亚合作方负责人刘凤娇告诉记者,中国主题精品图书很受欢迎,许多读者前来咨询、购买书籍。

  “同中国伙伴加强出版合作”

  书展期间,来自中国20余家出版单位的30多位出版业人士及作家、学者等,与各国出版行业同行及读者展开交流对话。

  五洲传播出版社书架前摆放着“我们和你们”丛书之《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故事》,书架下方还摆放着中国诗词等相关书籍。五洲传播出版社国际合作部版权经理汪梦琦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文化类的绘本画册,以及中国城市景点类的书籍颇受马来西亚读者欢迎,来自马来西亚等国的10多家出版商前来洽谈出版合作事宜。

  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咸大庆向记者介绍,公司精选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历史类等多种书籍参展,旨在以建筑为载体,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介绍天坛、故宫、颐和园等建筑的中英文对照书籍获得了众多参展商和读者的青睐”。

  “上个月,我们刚出版了两本中国童书,市场反馈很好。”印度尼西亚书商苏欣德拉蒂·辛塔说,“借助书展平台,我们可以接触更多中国出版业同行。希望同中国伙伴加强出版合作,在印尼市场推出更多中国优秀图书。”

  “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

  吉隆坡国际书展创办于1981年,是马来西亚的文化盛会之一,也是中马双方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主席莫哈默·沙列·拉哈迈德表示,吉隆坡国际书展为马来西亚与中国在出版行业和文学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有助于促进两国文化和文学交流,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

  今年书展期间,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马来西亚工作室签约成立,马来西亚教育部下属机构城市书苑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签署了职业教育教材合作备忘录。城市书苑首席执行官阿迪巴·奥玛表示,城市书苑作为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的合作伙伴,将致力于推动马中版权合作,并积极同中国出版行业深化对接,让两国民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对方国家的优秀图书。

  书展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与马来西亚亚洲智库公司就“中文图书阅读推广计划”进行了签约,双方计划就中文图书在马来西亚的普及与推广进行深入合作。中国图书进口集团向马来西亚的华文小学赠送了1500本图书,中国教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也向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捐赠了一批教材。据了解,在书展开幕前一周,获得中方认可的200种马来西亚书籍已经销往中国的数百所大学。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表示,吉隆坡国际书展上的一系列图书推广和赠送活动,表明两国教育文化合作正在进一步增强。

  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和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日前推出了“马中50年50部文学典藏”目录,包括两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出版的50部优秀文学作品代表。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议员阿旺沙里表示,加强出版合作将助力两国增进相互了解,在更多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本报吉隆坡6月3日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