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财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丰富银政合作工具箱 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

辽宁加大“三大工程”建设金融支持力度(财经故事)

本报记者 胡婧怡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18 版)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在辽宁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近海园区)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抢抓工期,紧张施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17亿元,于去年9月正式开工,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全部建设。

  辽宁近海控股集团董事长任义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发挥沈阳中欧班列的公铁海多式联运功能,解决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国际大宗商品仓储、物流、集散等关键性问题,助力沈阳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平台通道。

  “在项目谋划阶段,国开行就为我们做了融资辅导,统筹沈阳中欧班列、物流枢纽等资源,对接专项政策,赶在开工前完成了1.29亿元专项贷款授信,目前已累计投放0.5亿元,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任义说。

  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30日,沈阳市和平区上河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纳入全国第一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清单,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发放的全国首批、东北首笔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1123万元。

  “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消除城市建设治理短板、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扩大内需、优化房地产结构。”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惠斌介绍,和平区上河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约9.38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约1.88亿元,国开行专项借款7.5亿元,主要对原有村落进行拆除新建式改造,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区域功能布局。目前,该项目正在对村民开展征收补偿工作,安置房建设的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是我国适应房地产供求关系重大变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出的“组合拳”。辽宁加快织密“三大工程”资金“保障网”,为项目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国开行辽宁省分行成立服务支持“三大工程”工作专班,集中优质资源保障服务辽宁“三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在城中村改造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作用,提供全过程专业化融资融智服务。”国开行辽宁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配合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梳理业务流程、统一工作标准,形成全市‘一盘棋’;另一方面制定融资基础工作指引,全程参与项目论证筛选和方案编制,助力地方申报项目,保障项目可持续实施。”

  资金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辽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抢抓政策落地时机,持续丰富银政合作工具箱,集中资源,提升合力,保障中央政策落地见效。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新增抵押补充贷款额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三大工程”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今年一季度,辽宁全省累计投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和“平急两用”专项贷款共17.9亿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