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1米高度”折射城市温度(暖闻热评)

周珊珊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05 版)

  【关键词】儿童友好城市

  【事件】前不久,湖北省武汉市公示2024年首批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图书馆拟评定名单。自2023年4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来,武汉确定了各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今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社会民生实事中,直接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有14项,占全部民生实事的27%。

  【点评】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景区加入背诵经典诗词可免门票的行列。武汉突出儿童友好理念,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开展活动,14岁及以下儿童背诵与黄鹤楼相关诗词3首,可免1位同行者门票。这一举措,让不少家庭参与其中,其乐融融。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到《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儿童友好要求在公共服务等方面充分体现,再到《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明确儿童友好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等要求,我国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制度设计日渐完善,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儿童友好的程度,标注着城市发展的水平。“1米高度”是儿童看向城市的视角。坚持“1米高度”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城市的建设温度。北京加强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增设“安心通学路”和“爱心斑马线”,改善儿童出行环境;天津打造示范性儿童友好社区,推动利用社区空间建设儿童之家、图书室、体育场所、游戏广角等;江苏无锡市连续多年开展“江阴小市长”评选活动,让城市更新项目融入儿童智慧……“硬件”和“软件”同向发力,儿童友好已然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也正在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

  儿童友好不仅是人民至上的实践要求,也蕴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潜力。近年来,人民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的建设,涉及儿童的吃、穿、住、用、行、学、医等各个领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优化转型,不断创造新的供需增长点,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儿童提供更好服务和成长环境。

  “小小的手传递着梦想,微微的光一样闪着光芒。一米高度看城市模样,让笑容写在脸上……”广东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里这样唱道。关爱儿童,就是守护未来。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下,定能实现城市发展与儿童友好的双向奔赴,让发展更有温度,儿童更加幸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