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假日生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创新”活水浇灌艺创小镇

桑士达 金雄伟 李 玲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2日   第 05 版)

  图④:青山环绕中的“西湖艺创小镇”。
  图⑤:“西湖艺创小镇”中改造后的办公楼房。
  图⑥:“西湖艺创小镇”优美的自然环境。
  图⑦:俯瞰“西湖艺创小镇”。
  图④至图⑦均为李玲提供

  颇具传统美感的白墙黛瓦,错落镶嵌在青山翠谷之间。再细看,又有不失现代设计感的建筑穿插点缀——走进位于浙江杭州的“西湖艺创小镇”,但见天蓝气清、山水环绕。谁能想到,40年前,双流水泥厂曾在此机器轰鸣,为杭州城市建设生产水泥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006年杭州市提出打造全国文创中心,西湖区的这家水泥厂从此“旧貌换新颜”。

  现如今,“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在“创新”活水浇灌下,“西湖艺创小镇”成为各地“特色小镇”中的鲜活一例。据悉,“西湖艺创小镇”位于钱塘江畔之江文化产业带,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由西湖区联手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创建,是一座文化视听和美术科艺融合共生的省级特色小镇。

  “艺术”立镇

  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这场盛会中的不少文创产品和节目皆出自扎根“西湖艺创小镇”的团队之手——“云舒霞卷”礼服、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还有亚运奖牌“湖山”。

  几组数据,记录“西湖艺创小镇”的成长历程——先后招引优质文化艺术科技企业2000多家,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00多项。小镇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文化影视视听类精品不断涌现,主创或参与制作数百部优秀影视作品,如《中国村落》《功勋》等。由此,小镇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被认定为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园、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杭州实践基地等,并作为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杭州现代音乐节等活动的举办地,进一步提升小镇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新”兴镇

  “西湖艺创小镇”优美的环境和创新的体制机制吸引大量人才,让“不一样的创意火花”绽放绚烂的文化果实。

  创新构筑宜文、宜业、宜游、宜居的园区。置身其间,映入眼帘的是淘汰水泥厂房等工业遗址。昔年路边村旁一条冒泡黑污水沟,如今似一条青白缎带漂流环绕,香山文创园、大美创意园等点缀其中。小镇因地制宜建成水杉鹭影、银杏阶庭等景观,将工业遗存变成艺术和旅游胜地,促进创业、就业、物业和文旅业的联动发展。

  创新合规合身、灵活管用的体制机制。小镇主动强化机制创建,有效激发凝聚力、向心力。碰到任何问题和矛盾,发个信息、打个电话或者往相关部门“最多跑一次”,很快就会得到落实或满意答复。同时,强化效能管理和绩效考核,从严管控和放手放活有机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等考察;开展“月旦评”和“艺青年成长计划”,推行“赋予文创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创业路线选择权”。同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探索人工智能提升文创生产力与科学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正式启动中国(之江)视听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和网络影视艺术指导中心,打造数字文创产业高地,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创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西湖艺创小镇”善于抓好“人才第一资源”,做好“筑巢引凤”文章,接续引进顶端和潜质文化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政产学研服务平台,先后聚集文创人才上千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高端人才82人。为解职场人的后顾之忧,完善人才住房、学校、医院等基本需求,共同打造杭州市首批儿童友好商圈。扎根小镇的服装设计师吴海燕感慨:“在艺创小镇,当地政府将创业者的烦心事都‘打包’办理,让我们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轻装前行。”

  “融合”活镇

  “西湖艺创小镇”围绕“艺术创新”,按照“产、城、人、文、景”融合发展的导向,在生产、生活、生态各方面,推动小镇日益活力满满、生机勃勃。

  如何让小镇的创业者安居乐业,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小镇通过线上线下、多措并举,既抓公共设施建设,又抓生活服务配套,创设出不少既有流量又有“留量”的品牌活动。灯光璀璨中,“凤凰艺市”里人流熙熙攘攘,“开市集”“夜雅集”等不同主题的集市上,特色文创琳琅满目。

  在“西湖艺创小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文创活动精彩纷呈:举办“中国青年动画电影周”获得全网3000万次浏览量,“凤凰光影艺术节”现场直播实现10万次收视量,“之江新导演计划”论坛更是万众瞩目。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在融合中实现良性互动。在“钱塘陶瓷文化艺术馆”,馆长翁鹤亮说:“30多年来,我收集了上万件老物件。如今,我在小镇的艺术馆里给老物件安了家,努力为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光彩出一份力。”以艺术为原点,以产业融合、行业创新为笔,“西湖艺创小镇”将继续勾勒广阔的发展图景。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