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体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在大连落幕

中学生球员出路日益多元

本报记者 陶相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8日   第 15 版)

  5月26日,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在辽宁大连落幕。中国男子一队和中国女子二队分别通过点球大战战胜乌干达一队和肯尼亚队,收获男、女组冠军。

  本次赛事组织相对灵活,允许各代表团选派多支队伍参加,中国队共派出男、女各3支队伍参赛。其中,中国男、女一队通过混合组队的形式,球员从国内多所学校选拔;二队的两支队伍以去年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足球项目中学组冠军江苏队为班底组建而成;三队则是来自大连当地的学生队伍。

  在中国男子一队主教练袁微看来,现在的年轻球员拥有更好的训练条件,如何依托赛事提升训练强度和质量,是教练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次比赛要求U18(18岁以下)年龄段球员参加,不少中学生球员都在考虑毕业后的方向。中国女子一队队员、来自济南历城二中的张怡倩在毕业后选择加入青岛西海岸足球俱乐部,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她的队友张颖婕则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既要好好学习,也要好好练球,争取未来拥有更多选择。”张颖婕说。

  中国男子一队队员景泊羲,目前就读于长春市实验中学,日常训练在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进行。他表示,职业俱乐部的训练更加系统,自己将努力平衡好训练与学习任务,针对未来的发展,将做好两手准备。

  随着职业俱乐部日益重视梯队建设以及高校招生政策不断完善,中学生球员拥有更多选择。历城二中女足主教练姚波认为,上大学和踢职业比赛并不冲突,目前不少高校运动员也具备参加职业比赛的资格,大学经历也能够为球员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在他看来,进入职业俱乐部踢球有助于球员提升竞技水平,但快速适应新环境并不容易。如何选择未来方向,中学生球员需要综合考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