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6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两岸学者面对面”聚焦“从《开罗宣言》看一个中国原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6日   第 02 版)

  新华社厦门5月25日电  (记者付敏)“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第十三场25日在厦门大学举办,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围绕“从《开罗宣言》看一个中国原则”主题展开学术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与台湾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基于对台湾历史和两岸关系的长期研究、观察与思考,面对面深入探讨开罗会议召开的背景,《开罗宣言》内容的拟定和历史意义,对台湾地位的历史影响等。

  对谈中,两位学者先回顾了之前学术交流的缘分,从立足正确史观、促进两岸统一的共同追求出发,批判了目前岛内“台独”分裂势力所宣扬的错误历史观。

  戚嘉林梳理了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文件公告的历史脉络,引用并阐释原文,分析这些文件“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论证《开罗宣言》是具备国际法效力的法理文献,不仅在形式上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得到历史正当性的实质支撑。

  张海鹏则回顾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通过的历史。他表示,这个决议具有重要意义,明确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国家,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代表,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两位学者从历史角度切入现实,批判当前一些外部势力完全罔顾历史事实,利用其话语权歪曲历史文献、试图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甚至再次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等谬论,企图片面推翻相关历史决议条文,本质是为了否认中国对台湾地区的主权。依托大量历史文献和图片,两位学者论证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有着充分、深刻的历史正当性。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由厦门大学与中华文化学院轮流举办,邀请大陆和台湾学者就同一议题展开深度对谈。本场活动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