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组建联合体

纳米城里的“组团创新”(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钱一彬 王伟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3日   第 01 版)

  熟练按下不同设备开关,点击鼠标导入操作指令,从容地将各类化学制剂加入容器……初见张勇时,他身穿白大褂,正在实验室专注地埋头工作。

  “研发微球材料就是在直径只有头发丝百分之一的空间里做文章。”作为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这几年张勇和同事们将心思放在了一款款纳米新材料产品研发上。

  张勇的“研发伙伴”不仅限于公司同事。当天下午,再次见到张勇时,他已经离开实验室,来到了同样位于苏州纳米城的苏州纳微先进微球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这里是苏州纳米城联合龙头企业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公共服务平台。

  “又来‘串门’啦?今天再沟通下新的技术参数?”研究所内,工作人员对突然到访的张勇并不陌生。

  “说‘串门’是开玩笑,其实是‘结伴’。”张勇说道,“一家企业很少单独为了某项研究而购买昂贵的高端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又束之高阁。在这里,我们支付一定的费用就能使用这些仪器设备。同纳米城里做设备、搞材料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结成创新联合体,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企业研发成本大大降低。”

  在苏州纳米城,“组团创新”不用出“城”,企业研发不再“孤单”。

  精确检测出乳制品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这在过去曾是一个行业难题。

  难在哪?“乳制品中的蛋白质种类繁多,一般的检测设备很难将其一一区分。”纳谱分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刘晓东说。

  怎么办?“单打独斗”不如“组团创新”。

  纳微科技牵头,联合8家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纳谱公司便是成员单位之一。

  “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的研发人员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共享实验设备。”在一间实验室门口,刘晓东停下脚步,“这间实验室,我们公司也只有少数研发人员有使用权限,而创新联合体的研发人员却可以通畅进入。”

  “一家蛮干苦干不如大家合干巧干。经过大半年的联合研发,终于啃下‘硬骨头’,检测精度比国外企业要高出好几倍!”刘晓东说。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扶持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大院大所创新策源,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上游下游协作研发,创新联合体提升了企业研发和产业化效率。”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殷俊介绍。

  借助“组团创新”,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形成有效发明专利超2.5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约1.2万件。集聚企业优势,汇聚于此的超1万家创新型企业还将演绎更多的“组团创新”故事。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