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产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物流降成本要从供需两端发力(观象台)

贺登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2日   第 18 版)

  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从全社会、全要素、全链条系统考虑,从经济总量和物流成本双向发力,做好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篇文章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平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现代物流提档升级,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到2023年的14.4%。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从全社会、全要素、全链条系统考虑,从经济总量和物流成本双向发力,做好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篇文章。

  调整结构,做大做优经济总量。首先,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些产业相较于传统产业附加值高、物流量小,所需物流成本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可以大幅减少物流作业规模。再者,要持续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随着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枢纽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发展,物流活动越来越向原料的生产地、商品的消费地和货物的转运地集中。培育发展枢纽经济、壮大完善产业集群物流配套、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设立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推动产业链集中聚集,可以大幅缩短供应链空间距离。此外,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第二产业所需的物流成本往往大于第三产业,这些年,我国第三产业规模扩大,但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分立物流部门,剥离释放物流功能,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是提高物流效率、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深化改革,推动物流运输提质增效。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西煤东运、北粮南运等大运量、长距离运输总体上推高了物流成本。针对此,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开采和运量;要多在产地进行粗加工,将原粮变成品、毛菜变净菜、原木变板材,减少无效运输、迂回运输。另一方面,要发挥网络效应、压缩流通环节、加快库存周转、调整运输结构,通过优化流程、压缩环节,进一步挖掘和释放物流新模式的潜力。比如通过加强销售预测、订单管理,推行供应商管理库存、循环取货等管理模式,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消除低效库存、实现“零库存”。又如通过共享物流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优化环境,推动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当前,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仍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堵点卡点需要突破。比如清理规范各地排他性、歧视性“土政策”,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又如分车型、路段和时段为进城货车提供通行便利,建立“物流友好型城市”。再如完善物流设施专项规划,重点保障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用地需求,等等。

  总而言之,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大循环会更畅通、效率会再提升。

  (作者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