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崔利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8日   第 06 版)

  现代内陆设施渔业养殖具有高产高效、节地节水、安全可控、绿色环保等诸多优势,是渔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目前,内陆设施渔业养殖主要有池塘工程化养殖、池塘设施养殖、大水面设施养殖和陆基设施养殖等几种类型。2023年,全国内陆设施渔业养殖产量超2400万吨,约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5%、水产养殖总产量的41%。

  近年来,我国内陆设施渔业养殖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除了传统的池塘工程化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外,还涌现出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圈养、鱼菜共生、漏斗形池塘循环水养殖、高低位池塘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等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

  国家对包括设施水产养殖在内的设施农业高度重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出台了我国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并给予一系列支持政策;2023年12月,农业农村部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及基地遴选活动,遴选出首批设施渔业主体31家。然而,在内陆设施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水资源和设施养殖用地日趋紧缺,设施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还不高,适宜设施养殖的优良品种还比较少,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运行维护、产品加工保鲜、仓储物流等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

  未来,水产养殖的产量及其在渔业总产量中的占比将继续增长,渔业生产的增量将主要来自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农渔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展现代内陆设施水产养殖,促进内陆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发展目标,将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