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石家庄的桥(我与一座城)

王保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8日   第 08 版)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农村老家来到石家庄,开启了大学生活。学校在北郊,周围都是农田和果园,交通很不便。去市里买东西时,常有同学调侃:进“庄”去啰!

  后来我才知道,石家庄建市的历史很短,1968年才成为河北省省会。当时我没打算留在这里工作。只是没料到,多年后,我会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并与这里结下深厚的感情,甚至为其自豪。回想起来,我渐渐爱上这座城市的过程,与几座桥有关。

  大二那年春天,班里同学纷纷组织去春游。同宿舍的一名同学是石家庄本地人,一天,他有些神秘地对我们说:咱去个他们没去过的地方!

  周日一早,我们几个小伙伴骑着借来的“二八大杠”,从学校出发,一路拐来拐去,终于在几个小时后,来到了一座石桥下。沧桑厚重、恢宏大气,这座桥给人的感觉很不一般,石刻虽然已不太清晰,但精美传神。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更是让我们流连忘返。

  这座桥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大名鼎鼎的赵州桥,由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重点介绍了赵州桥,后来语文课本里节选了这篇文章。这座桥让我对石家庄刮目相看,感受到这个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到邢台的一家国有大型冶金企业工作。八年后,因为一个机会,我调到了石家庄工作。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市里要为一座已建成的高架桥征集名字,这座桥在石家庄市中心,具有标志性意义,广受社会关注。

  看到这则消息,我激情四溢,连夜写了一封建议信。寄出后,也没放在心上,就忙其他事去了。

  没想到,两三个月后,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让我去领奖!原来,我提议的“建和桥”这个名字,既有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建设大街与和平路两条路交会的涵义,又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契合。评委们一致认为,大桥就采用这个名字。我也因此得到了证书和奖励。

  真是一个惊喜!这件事让我热血沸腾,从心底爱上了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后来,我会经常去看看那座加快了城市发展节奏的桥,在桥上开车,桥下漫步,心中洋溢着自豪与快乐。从此,我也爱上了写作,更自信地开始了文学创作。

  时光如水,十多年时间如同弹指一挥间。这些年里,我在工作上不断努力,对写作的热爱不止、勤耕不辍,与这座年轻的城市一起成长。每当和别人说起这座城的变化,自己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内心都有一种幸福感。当年大学时的同学,也有五六个来到石家庄落户。就在这个时候,我又在这座城里遇见了两座新大桥,立刻喜欢上了这两座桥。

  这两座桥,都在新开通的石家庄复兴大街上。这条大街如一道长虹,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拉开了省会的框架,高端大气,颜值满满。北边,连接市区与美丽正定古城的是滹沱河特大桥,中间的主塔高高耸立,桥身、主塔和造型独特的斜拉索,与蓝天、大河共同构成一幅雄壮优美的画卷。南边,通向赵州桥的泊水公园特大桥,主桥造型来源于凌波飞虹。夜幕降临,在变幻的灯光映衬下,大桥将传统典雅与现代新颖完美结合。这一北一南两座桥,如同城市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微笑着迎送各地来宾;又如城市的双臂,热情地拥抱新老朋友。

  这两座桥通车后,很快成为全城的新地标,迅速点燃了石家庄人的激情,人们纷纷去桥上“打卡”。看到手机里朋友们分享的照片和视频,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约上几位朋友开车来到大桥。大桥飞架的崭新画卷,新科技的强劲脉搏,蓬勃向上的时代朝气,迎面而来。

  我也更加深深地爱上石家庄。桥,也让石家庄更加知名、厚重,更加快捷、现代,城市更美丽,人们更自信、更幸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