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虞城小乔集村发展特色产业——

乡亲们有了“新活计”(帮扶县驻村手记)

本报记者 李 拯 何昭宇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8日   第 05 版)

  在河南省虞城县张集镇小乔集村蹲点,听乡亲们说起村里帮扶车间的“新活计”——辣椒秸秆加工,记者决定到现场探访一番。

  还没走进工厂,远远就看见门口的辣椒秸秆堆得老高。步入车间,轰鸣的机器正在快速运转——这头“吃”进辣椒秸秆,那头“吐”出红粉末。

  守在机器旁的是90后致富带头人郭振雷,他捧起一把制成品说:“以前,辣椒秸秆没什么用处,现在变成粉末就是宝贝咧!这种新型饲料辅料,很受欢迎,这是一条‘新赛道’。”

  做辣椒秸秆生意前,郭振雷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业机会。直到2022年底,他找到了将辣椒秸秆制成新型饲料辅料的路子。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这次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谈起这次创业,郭振雷来了精神,“开发独特的乡土资源,才有独到的竞争优势。”

  郭振雷的心中有笔综合账。看资源,邻近的柘城县,盛产辣椒,柘城辣椒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望前景,辣椒秸秆成本低、供应足,制成饲料辅料相当于进入循环经济赛道;算物流,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辣椒秸秆从柘城配送到村里不到4个小时;筹厂房,村两委为创业团队提供了租金优惠的生产车间。“这次是真的圆了创业梦。”郭振雷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村两委全力支持,做好场地保障、原材料运输等工作。”小乔集村党支部书记陶秋臣介绍,发展辣椒秸秆加工很符合当地实际,还能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供给端建起来了,需求端咋破题?一筹莫展之际,郭振雷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关键词“饲料”,惊喜地发现了有需求的饲料公司,线上沟通后,郭振雷赶紧带上样品去洽谈。

  此后,郭振雷借助互联网打开了新思路,找到了大客户,山东济南的一家饲料厂看中了他们的产品。

  拓思路、闯新路的不止郭振雷一人。镇上一家烤鱼店,借助电商扶贫,已经把烤鱼从十里八乡卖到了很多地区;还有不少新农人,学起农产品电商直播等“新农活”……一条条新路子助力乡亲增收致富,互联网将广袤农村更加高效地融入国内大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抢占新机遇、培育新动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必将越走越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