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山西省大同市家怡养老院院长马淑芳——

“用心用情照顾好每一位老人”

本报记者 刘鑫焱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6日   第 06 版)

  5月12日,山西省大同市家怡养老院里欢声笑语,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还有小朋友表演节目……“这个生日过得太开心了!”一位老人高兴地说。

  据了解,养老院每月都给当月过生日的老人集体过生日,院长马淑芳(见上图右,赵志仙摄)会为每位老人送上一束康乃馨。“用心用情照顾好每一位老人,让他们晚年生活衣食无忧,精神上得到抚慰。”马淑芳说。

  13年来,马淑芳全身心投入到养老事业中,把养老院办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时间回到2000年,马淑芳的父亲做了一个大手术,在术后护理过程中,一家人遇到了不少困难。马淑芳发现身边不少老人都面临类似困难:子女不在身边,或忙工作没时间,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料,也给子女们留下不少遗憾。马淑芳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办一家养老院。”

  2011年,退休的马淑芳组建了大同市第一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家怡养老院。从此,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养老院建设上。

  她详细了解院里每一位老人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饮食喜好,为每位老人制定有针对性的照料方案。

  入住家怡养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龄86岁,最年长的已经101岁。养老院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护制度,夜间每两个小时查一次房,便于第一时间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入住的大部分老人患有基础病,需要长期进行特殊护理,对专业性、耐心要求都很高。”马淑芳说,“从事养老服务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马淑芳在照顾好老人生活起居的同时,还特别关心老人的情绪。她自学心理学,尤其侧重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聘请专业心理学老师给员工讲课、做培训。

  “在这里,舒心还省心,就像在家一样!”入住养老院的王大妈说。养老院通过唱歌、舞蹈、康复运动、手工艺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愉悦老人们的身心;每月给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充实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

  “小马可细心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她都知道。”很多老人把马淑芳当亲人,不少老人的子女也和她成了朋友。

  截至目前,家怡养老院入住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先后为3000多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生活护理服务。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