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在京上演

以舞蹈演绎木刻版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10 版)

  图为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剧照。
  国家大剧院供图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曹雪盟)5月9日至12日,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被纳入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重大项目,曾获评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剧目,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演出,获评2022年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

  该剧由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创意学院和中国古典舞系共同创排。《杨家岭的春天》创作灵感来自延安木刻版画,以延安木刻版画经典作品作为线索串联全剧,从中提炼舞台画面和意象。该剧2022年首演,目前已完成了第八轮演出。为了更好地还原版画经典,2024年初,《杨家岭的春天》开始第三轮复排工作。剧组吸纳提炼了来自观众、专家等近400条意见,经历5个月时间打磨提升,为观众带来全新感受。

  “版画系学生”是本轮打磨修改后新添加的角色,该剧总导演张晓梅表示:“这个角色我们很早之前便已有构思,他与‘小战士’的角色可以形成时空的交汇,感受革命历史的回响。”此外,本轮演出还对作品的篇章结构与叙事线索进行了调整,分为“厚土”“破晓”“永生”3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承载独立的叙事任务,从不同角度拓展作品的深度。

  以舞入画、舞画交融,《杨家岭的春天》融合了舞蹈与版画两种艺术形式,舞蹈以其流动的线条和动态的肢体语言,为静态画面赋予了丰富的情感与力量。“版画家”的饰演者汪子涵分享了“以舞入画”的创排思路:“我们希望通过动作表达,再加上对版画的感悟,转换为戏剧化的场面,从而实现精神的升华,让观众在版画家的牺牲中,在战士们的‘人桥’上,感受人民的不屈意志。”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表示:“通过观看这部舞剧,我们当代的舞蹈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文艺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们应该向前辈艺术家学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舞蹈作品。”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