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人民时评)

常 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05 版)

  实现城市城区空间范围确定的标准化,是科学实施城市统计监测、规划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想要合理安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先要精准掌握城市有多大、哪里能规划。据自然资源部消息,我国首次完成683个城市城区范围确定,实现了城市城区范围的空间化、定量化和精准化。目前城区范围确定成果已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监测、城市空间监测和体检评估等国土空间监测分析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城区是观察城市化发展演化趋势、研究城市化的基本空间单元。我国城市有集中型、组团型、带型等各具特色的形态,有江河穿城、星湖密布等迥然不同的自然条件,打造一把以客观标准度量城区的“尺子”意义重大。实现城市城区空间范围确定的标准化,是科学实施城市统计监测、规划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推动城区空间定量化、精准化,才能科学统筹谋划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例如,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后并没有急于大兴土木,而是高强度、高密度、高质量地推进规划编制,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融入智能管理、数字城市、绿色低碳等先进理念,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当地群众感慨:“从小区步行5分钟到幼儿园,10分钟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步行300米到公园。这是一座人民的城市。”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区范围成果数据及划定技术具有很强的后续扩展潜力,进一步叠加人口、用地、产权、产业等信息,能为规划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城镇环境提供支撑。

  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引领带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以福建厦门市为例,当地画出全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把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山水格局中,推动“经济产值”和“生态颜值”同步提升,“碧海银滩、清水绿岸、蓝天白云”成为城市金色名片。城区范围作为城市重要基础信息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中,为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城市研究和规划实践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决策的有力技术工具。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2014年在北京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比喻城市建设发展“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子落满盘活。以城区范围确定成果为基准,科学规划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必能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