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视觉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新时代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2日   第 04 版)

  宋神友主持建造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
  沈 仲摄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宋神友(左)在伶仃洋大桥建设现场检查施工情况。
  张佰承摄

  中建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薛峰(右二)在北京门头沟区研究工程进度。
  中建设计研究院供图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眼科诊疗技术研发团队成员在操作医疗设备。
  刘大胜摄

  赣州金环磁选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熊大和(左)在与专家探讨技术细节。
  赣州金环磁选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广汽集团动力总成自主研发团队在调试动力总成试验台架设备。
  余文岳摄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涛在安装声学共鸣腔。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供图

  山西大学教授程芳琴(左三)在实验室带领学生做实验。
  郭 谦摄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研究员周琦(右三)和团队成员在贵州黔西市进行地质勘查。
  余文超摄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在评估技术改造效果。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供图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王仁坤(左四)在与团队研究论证工程设计方案。
  邱 云摄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蒋开喜(右二)在为团队讲解技术细节。
  江 芬摄

  王仁坤主持设计的溪洛渡水电站全景。
  曾三东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上天入海、探索宇宙……放眼神州大地,处处可见工程师们奋斗的身影,处处有他们智慧凝结的创新创造。工程师们坚定科技报国理念,接续奋斗,建设一项项精品工程,锻造一个个国之重器,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当前,我国工程师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高层次人才缺口依然不小。阔步新征程,攀登新高峰,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厚植工程师成长成才的沃土,我们定能打造出一支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期视觉版聚焦《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名单》中的部分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记录他们的奋斗身影,感受他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编  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