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4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水清岸绿 保护传承(国家文化公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5日   第 06 版)

  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段。
  常 鸣摄(人民视觉)

  南运河天津段。
  王潇珩摄(影像中国)

  河北沧州南川老街文化街区。
  史自强 杨 洋摄影报道

  京杭大运河山东微山段,船舶往来穿梭。
  洪晓东摄(影像中国)

  河南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公园风景。
  徐文波摄(影像中国)

  安徽宿州,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景色。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供图

  京杭大运河江苏淮安段里运河。
  贺敬华摄(人民视觉)

  京杭大运河浙江杭州拱墅段。
  浙江杭州拱墅区委宣传部供图

  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地理空间跨度大,延续使用时间长,文化遗产资源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活态遗产,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质载体。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阐释和生动展现大运河在推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演进中的重要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六大重点任务

  ◆优化总体功能布局

  ◆阐释文化价值内涵

  ◆加大管控保护力度

  ◆加强主题展示功能

  ◆促进文旅融合带动

  ◆提升传统利用水平

  五大重点工程

  ◆保护传承工程

  重点推动建设一批重要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设施、一批大运河系列主题博物馆和特色专题文博场馆、一批特色古镇古村、一批红色纪念设施,并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研究发掘工程

  重点打造高水平大运河研究平台,出版一批展现大运河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的代表性出版物和重点文艺作品。

  ◆环境配套工程

  重点推动建设一批文化生态公园,打造融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复合廊道,打造滨河生态屏障,并全面实施水环境监测治理。

  ◆文旅融合工程

  着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省域及跨省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办好大运河特色主题活动。

  ◆数字再现工程

  重点提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展示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官方网站、数字云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等。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