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从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出发,全区域全方位开展“四水四定”试点,探索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系统谋划 全力推动
为推动“四水四定”工作走深走实,宁夏成立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宁夏连续两年提出打好全域“四水四定”主动战,制定系统性工作规划。出台“四水四定”实施方案,聘请专业机构和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6大板块40项指标体系,划定用水总量、城市边界、灌溉面积等指标约束上限,促进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完善体系 强化保障
立足区情,宁夏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在统筹有关专项规划、实施方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与城、地、人、产四个关系出发,综合研判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约束和区域水资源供需形势,系统分析合理值和极限值,科学确定量化指标并分解到年度和地市。对黄河水、地下水、非常规水等不同水源进行全口径配置调度,构建指标到县、分区管理、行业统筹的配水体系。
出台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等政策法规,制定节水评价技术导则,强化水资源论证与节水评价、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水价与水资源税杠杆调节,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管理作出制度性安排。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围绕用水总量、水体质量、生态流量等关键指标与“城、地、人、产”发展配套衔接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同政府效能、节水奖补、水资源税、生态补偿等挂钩,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属地责任,实现水资源的“精打细算”和“严控严管”。
点面结合 探索经验
2023年以来,宁夏选取银川市、吴忠市利通区、吴忠市盐池县等7个市、县(区)作为“四水四定”试点,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围绕推进“城、地、人、产”布局与水资源动态平衡,完成指标体系构建等工作,先期探索经验模式。
目前,各试点分别聚焦节水型城市建设、节水型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用水权改革、盐碱地综合改良、地下水位管控、库坝窖池联调联用、水土保持与产业融合发展、非常规水综合利用等,探索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先行先试。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充分发挥宁夏“东数西算”枢纽优势,加快推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监控、城乡供水、数字灌区、水土保持等重点业务数字孪生建设,推进区、市、县三级“一网贯通”。
改革创新 赋能增效
宁夏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的根本动力,围绕用好市场机制,聚焦“节水增效”目标,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着力破解机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有序有效推动水资源向高效益领域流转。全区工农业用水确权全面完成,共确权工业企业3701家、灌溉面积1058万亩,实现用水权“总量管控、定额分配、适宜单元、管理到户”。
实行工业用水权有偿取得,新上项目用水权全部通过交易取得。农业灌溉全域执行末级渠系水价,所有县(区)全部实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创新“金融+水资源”融合,33家金融机构开展用水权质押、授信、贷款41笔,共发放贷款6.46亿元,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换。
通过入市让水成为“商品”,宁夏打通市县间、灌域间、行业间、用户间和不同期限的水权交易通道,共完成交易330笔、交易水量2.178亿立方米。特别是2023年11月,从四川购得黄河用水权指标1500万立方米,完成全国跨省域水权交易第一单。
夯基固本 集约高效
水资源是宁夏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宁夏坚持在节水、用水、治水上持续用力,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节水成效明显提升。全区高效节灌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54%,干渠直开口测控一体化率达5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79,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22.2%、14.5%,64%的县(区)建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用好黄河水,必须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宁夏加快建设重大水利工程,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即将开工,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全线推进,银川都市圈城乡东、中线供水以及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等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宁夏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91%,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经验在2023年联合国水大会上被分享。
“四水四定”还要在“治水”上作文章。宁夏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四乱”问题动态清零,黄河宁夏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出,清水河、沙湖等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达100%。全区水土保持率达77.3%。
下一步,宁夏将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形成“城水协调、人水和谐、地水相宜、产水匹配”的发展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