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把好事实事办到农民心坎上(新语)

邹 翔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5日   第 09 版)

  两会大幕开启,许多代表委员酝酿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出谋划策;会场外,各地网友结合返乡见闻话变化、聊感受,畅谈对家乡建设的新期待。议案提案的高频词和人民群众的关心事合拍共鸣。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23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6万公里,开展清洁行动的村庄超过95%,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一个个数据,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的生动写照。

  乡村建设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有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升级,也有公共服务等“软件”的完善。从村级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日益充足,不断提高的公共服务水平,让亿万农民生活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瞄准乡亲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必将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功能定位不同,决定了乡村建设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久久为功,推动万千乡村各展其长、各美其美,才能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判断乡村建设好不好,关键要看农民满意不满意。从各地实际出发,从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入手,谋划推动普及普惠的事,办实事、讲实效,干一件、成一件,把好事实事办到农民心坎上,就能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广袤原野上孕育着勃勃生机。期待会场内外的“两会好声音”,不断转化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强大动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