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高质量发展的赣州实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4日   第 20 版)

  人勤春早,赣南大地热潮涌动。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江西省赣州市开展招商活动119场,签约项目17个,签约资金85亿元;2月18日,29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按下新一年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键”;赣州市2024年春风行动就业招聘大会上,500家企业带来逾2万个岗位,吸引众多优秀人才留赣创新创业。

  当前,赣州正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火热实践,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扎实推进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奋力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赣州地区生产总值达460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5.3%,7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江西省第一方阵。

  

  集群发展,优势更凸显

  连日来,中国稀土集团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位于赣州市蓉江新区,总投资12.16亿元,计划2年后投用,以央企力量助推赣州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稀土是赣州的优势资源。从过去以初级加工为主,到现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跃入价值链中高端,赣州稀土产业规模已达千亿级。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顺利落地,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高标准建设,2023(第六届)中国稀土论坛成功举办。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稀土产业升级,是赣州千方百计做强产业的生动写照。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赣州坚持集群化发展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1+5+N”主导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具有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赣州市“1+5+N”工业倍增升级三年行动顺利收官,赣州的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园区、百亿级企业方阵不断壮大。2023年,赣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跃居江西省第二。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4个,获评国家级产业集群4个、省级产业集群23个。

  工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同步推进,脐橙、油茶、蔬菜三大支柱富民产业活力迸发。赣南脐橙产业深耕果品质量、推进数智化发展,种植面积达194万亩,品牌价值达691.27亿元,连续9年位居全国区域品牌水果类第一。全市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综合产值均居江西省第一,赣南茶油连续6年入选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全市现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84家,赣南富硒蔬菜畅销全国。

  举办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大余县丫山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崇义县获批“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近年来,赣州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围绕“一核三区”和全域旅游打造的旅游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超8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6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20.5%、16.51%。

  开放合作,活力更充盈

  地处江西“南大门”,赣州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奋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今日赣州,正加快打造新时代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

  连江通海,促进通道平台“大联通”。赣州全力拓通道、筑平台,成为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昌赣高铁、赣深高铁相继通车,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赣州黄金机场迈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赣州市首个千吨级货运码头——赣州港五云综合枢纽码头建成投用,“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赣州探索赣州国际陆港、赣州综合保税区、中国(赣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融合”,赣州国际陆港班列开行总数及吞吐量位居全国内陆港口第一方阵。

  优化环境,推动机制“大接轨”。赣州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重点改革工程,193项创新试点和对标提升任务较好完成,评标定标分离等18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61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80%以上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企业”。如今,赣州已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江西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

  开放交流,助力区域合作“大互动”。2023年,赣州成功举办央企援赣促振兴会议、“粤企入赣”招商推介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赣州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以及中国(赣州)第十届家具产业博览会、2023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暨中国柑桔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2023江西纺织服装周暨第四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17个、总投资2601亿元。格力、吉利、美克美家等行业领军企业扎堆落户。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加拿大万锦市、匈牙利森特什市客商团队来赣交流考察,与葡萄牙、意大利合作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跨国交流……赣州不断擦亮对外开放的金色名片。目前,赣州已与192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牵手4个国际友好城市。

  创新引领,动能更强劲

  2023年,赣州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位前移2位,位列江西省一类市第二,实现创新水平指数正增长。赣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在着力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强重大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攻关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赣州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出台赣州科技与人才新政20条,建立研发投入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迸发。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32家,完成率居全省第一,数量居全省第二。聚焦数字赋能再提升,赣州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产品迭代。全市上云企业突破5万家,深度上云企业2382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成果接二连三。2023年11月,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链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孵化园区、中试基地、企业,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赣州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造30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创平台载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众多创新成果落地。目前,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基本完成筹建。2023年,3项成果入围江西省十大创新成果,全市23项科研成果获江西省科学技术奖。

  创新人才竞相涌现。院士“帮帮团”、周末工程师、科技副总等人才在此集聚,赣州正成为海内外人才创新创造、成就事业的热土。2023年,全市新引进培育产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1252人、急需紧缺人才1.07万人,其中,引进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28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60人,博士621人;入选国家重大引才计划1人、获“国家卓越工程师”表彰1人。

  数据来源: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