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本报记者 郑海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6日   第 09 版)

  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长城沿线分布有种类丰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指出,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2021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着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化和旅游部围绕“保护传承+文化和旅游利用”的基本思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和旅游部主要领导召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综合运用联合调研、信息简报等工作手段,推动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各项建设任务。”

  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怎么建、怎么管”等相关问题,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配合全国政协开展监督性调研,积极征求有关部门和沿线省份意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目前按照‘核心点段支撑、线性廊道指引、区域连片整合、形象整体展示’的原则构建总体空间格局。”

  据介绍,关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已经形成涵盖《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长城沿线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及15个分省份规划的“1+2+15”规划体系。

  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各地各有关部门正着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