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川杰的诊室,患者看完门诊后,都会继续咨询日常生活和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这类问题几乎每一位患者都会问,门诊时间短暂,很难向患者解释清楚。但治疗疾病,健康理念和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吴川杰注意到这一情况,开始收集患者所提的普遍性问题,并在网络平台撰写健康科普知识,做好分类,以便人们查看。
健康科普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像吴川杰这样的医生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各地医疗机构也从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强化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化,以及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医院建设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促进医院建设经验。
如何让健康科普更生动、有趣?如何将专业权威的健康知识传播得更广?如何调动起医务人员开展科普的积极性?记者进行了采访。
以需求为导向,健康科普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尽管做足了准备,可真要手术,心里还是有点紧张。护士通过VR视频让我看到手术室环境,还科普了一些医学知识,我的心情也就放松下来了。”近日,患有腮腺疾病的陈先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了手术治疗。他告诉记者,出院后,手机上收到了科室发送的用药、营养、康复等注意事项,很有帮助。
从挂号前推送、入院、术前宣教,到术后指导康复锻炼,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利用小程序系统设定,在患者各个就医环节主动进行精准化健康教育,力求将知识、理念贯宣和服务落实到细微处。“做好健康科普,要找准切入点和患者需求。”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助理魏丽丽说,各个环节中的科普信息都由医务人员撰写,经过科室审核,专业且具趣味性。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近年来,为更好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各级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实践,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
“健康科普近几年呈蓬勃发展趋势,各社交媒体平台上,健康科普内容数量增长明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说,医生在临床上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医务人员已成为健康科普的主力军。
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主治医生邓姿峰坚持撰写眼健康科普文章,并将科普内容归纳总结,打印成海报或三折页,让门诊患者能够方便直观阅读。“科普问题从哪里来?其实就是每天近百名门诊患者的问题精选。健康科普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邓姿峰说,一名山东的家长看了他的科普文章,专程带孩子来问诊,通过治疗,现在孩子近视控制良好。
“近视防控需要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确用眼,科普的作用不容小觑。科普让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理解,提升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非常有益。”邓姿峰说。
“一本优秀的科普图书、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一段实用的视频,可以让健康知识触及更广泛的人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主任医师谭先杰表示,对某一疾病而言,科普做得越好,就有越多的人知晓相关防治知识,疾病就越可能被早期发现和治疗,获得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
丰富形式,增强健康科普内容的触及面和接受度
如何爱护牙齿、保护视力?如何吃得更健康?……1月26日,湖南省长沙市砂子塘小学的孩子们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参加了一场主题科普实践活动。孩子们亲身体验了高科技医疗仪器快速筛查视力和脊柱侧弯等无创健康体检项目。
“原来垃圾食品还会影响视力,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拒绝垃圾食品。”砂子塘小学的学生们这样说。
从图文结合到拍摄视频,再到在线直播、舞台表演、情景剧,健康科普的表现形式日渐丰富。不仅如此,越来越多健康科普活动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广泛开展,促进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健康科普不应只局限于健康知识,还应该包括健康生活理念、健康价值观,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孙少晶告诉记者,当下,健康科普越来越注重趣味性、通俗性,比如内容常结合幽默流行语、数字化演示技巧乃至舞台剧等艺术形式,拓宽了健康科普内容的触及面和接受度,提高了传播效果。
湖南省儿童医院已开展700多场“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受益学生超24.8万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针对学龄前儿童心智发育特点,打造了“近视小飞侠”科普舞台剧……在各地,各类健康科普令人耳目一新。
“从辟谣角度入手,我们打造了‘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科普品牌,同时开展线下科普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科普工作传播实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郑源介绍,华西医院建立了网文在线首发、小视频跟进、实体书籍结集出版、线下活动同步展开的健康科普推广体系。据了解,2015年起至今,华西医院共发布科普文章、话题、科普视频等6000余条,总阅读量超9.8亿,出版《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医学科普读本》7册及健康日历,总销量超过26万册。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健康科普需多方共同参与
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科普的主要阵地,广大医务人员是健康科普的主力军。但医务人员临床诊疗工作繁忙,如何激励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医院要主动开展系列培训、出台激励措施,帮助医务人员解决‘动笔难、开口难’的问题。”宣武医院宣教中心主任王蕾告诉记者,医院连续多年举办“智慧大脑杯”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在大赛期间开展技能培训,以赛促学,激发医生参与的动力,从文章到演讲再到短视频,已涌现出一批精彩的科普作品。
为激励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健康科普,许多医院将开展科普工作情况作为医务人员评优的加分项。
在宣武医院,健康科普工作实现“三纳入”——纳入临床医技科室绩效考核,纳入党支部年度考评,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体系。充分征求科室主任、临床医务人员代表意见,综合考量开展健康科普传播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公信力、影响力等因素,宣武医院建立了医务人员理解、科室认同、服务大局的健康科普传播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持续引导科室、医务人员做好健康科普工作。
湖南省儿童医院全面推行《全员健康传播行为积分量化管理制度》,积分可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依据。
“积分制度主要以正向激励为主,撰写科普稿件、参与科普大赛、参加能力培训、出版科普书籍、制定健教处方、参与视频直播等均可授予积分,让每个医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普路径。”湖南省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制定积分制度的初衷是帮助医务人员激发科普潜能,引导释放科普热情,提升科普能力,从而创作更多的优秀科普作品。
孙少晶表示,做好健康科普,仅靠医生的力量是有限的,还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和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健康科普中来,将权威、专业的健康知识转化为群众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