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科技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盐碱地治理又添新技术

本报记者 蒋建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5日   第 19 版)

  近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组织专家对吉林省三农吉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光粒子土壤改良增产增效技术”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专家组听取了成果单位汇报,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据介绍,该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5项,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研制出特有吸纳泥粒结构的光粒子技术载体磁化动能气纳土;二是磁化动能气纳土与有机肥结合,可以改良土壤;三是研制出磁化动能气纳土生产的新型灌溉装置。

  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科技成果评价会。

  自2014年以来,三农吉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应用光粒子技术治理盐碱地,在土壤改良和农作物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2020年至2022年,在吉林市水稻试验基地中应用光粒子技术,3年平均年增产率达到12.88%,平均每公顷增产954.87公斤。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玉米示范基地第一期试验中,通过光粒子技术处理后的地块,保苗数明显增加,空秆数明显减少。

  专家认为,利用光粒子技术研发的磁化动能气纳土产品应用于土壤改良具有创新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调理土壤酸碱平衡、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利用光粒子技术研发的新型装置处理灌溉用水,可提高农作物对水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刘睿思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