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西南地区赤水河畔仅39人的小酒坊,到营业收入千亿级的大型现代企业,茅台一步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烈酒第一品牌。改革是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关键举措,70余年来,贵州茅台始终坚守品质,守正创新,把握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浪潮,以改革之势,聚创新之力,赋发展之能,围绕“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目标拼搏奋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改革破题
1951年茅台酒厂成立之初,茅台的全部家底只有4000平方米厂房、39名职工、41个窖池、5口酒甑,产能75吨,在国家拨款支持下发展生产。1957年,茅台通过“优质量、提产量”,总结出茅台酒传统工艺14项操作规程,全面恢复了茅台酒生产的传统操作方法,茅台实现了从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茅台酒产量突破千吨。随后,茅台紧抓改革开放机遇,用改革破题,以“扩产能、拓市场”为主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198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拨款支持全国十大名酒厂扩建发展。这一年,扩建年产800吨指挥部组建完毕。
1988年7月,国家统一放开13种名酒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白酒企业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促使白酒从“产能为先”到“渠道为先”转变。贵州茅台顺应市场化改革浪潮,在全国各地组建营销渠道和队伍,1989年,茅台酒销售突破亿元大关。
1998年被贵州茅台视为营销创新的元年。贵州茅台首次提出“以市场为中心、生产围着销售转、销售围着市场转”的营销策略,实现从以生产为中心到以市场建设与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同时,贵州茅台加强销售网络建设,挖掘品牌文化价值,聚焦价值单品,维持品牌高端定位,成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以改革破题解发展难题。
改革突围
2001年,贵州茅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从此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茅台酒产量突破一万吨。
2012年开始,面对白酒行业调整,贵州茅台以“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从做大规模转向做大主业,通过战略上聚焦高端商务市场和大众消费市场、策略上加大营销渠道建设、战术上坚挺出厂价等措施,以改革增动力,顺应消费结构调整,实现业绩增长。同时,贵州茅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海外经销商,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了解茅台,了解中国白酒文化,探索出民族品牌国际化新路径。
2019年,贵州茅台实现“营收过千亿、市值超万亿”的历史性突破,提前一年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改革不息
2021年开始,贵州茅台发展进入高质强业期。面对发展新任务,贵州茅台以产为基、以质为本,生产质量再上新台阶,品牌价值再攀新高峰,坚持以“双一流、三突破、五跨越”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茅台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不断强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2021年7月被评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是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唯一入选的国有企业。今年,贵州茅台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各项收官任务,持续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推进“一大体制,六大机制”建设,实现重点领域监管体制机制全面完善。
此外,贵州茅台立足微生物资源和技术、基酒资源和勾兑技术优势,创新挖掘茅台生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数字资源,探索“食”“养”“用”等新赛道、新领域,努力形成茅台的“新质生产力”。
改革不息,奋进不止。如今,贵州茅台持续走好以茅台美学为价值内涵的“五线”高质量发展道路,聚焦酒产业、酒旅康养、综合金融三大主业,大力推动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发展,加快建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同时,贵州茅台还将走进更多国家和地区,不断用茅台美的产品和美的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持续创造更加广泛的价值。
开放,求变,突围,创新,拼搏,贵州茅台乘改革东风,扬改革成效,不断发展,砥砺前行。未来,贵州茅台将聚焦改革势能,以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踏上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数据来源:贵州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