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陕西省富平县太白村——

漫山柿子别样红(乡村行 看振兴)

本报记者 原韬雄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9日   第 07 版)

  冬日里,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太白村的房前屋后,挂起一片片火红的柿子。削柿皮、晒柿饼,家家户户忙前忙后。

  地处渭北高原、乔山南麓的太白村,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富平尖柿的优质产区。

  咬一口外裹雪白糖霜的富平柿饼,冰凉绵糯、香甜四溢。“种柿子不只是份营生,更是我大半辈子的爱好。”59岁的村民陈建社在网上发布柿子种植和柿饼加工的短视频,颇受欢迎。

  房前屋后种了10亩柿子树,陈建社去年挣了10万多元。“我是大福柿子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合作社,柿子卖钱、打工挣钱、股金分红。”陈建社说。

  走进位于太白村的大福柿子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照片墙。“我们把每名合作社社员的照片都挂在这里,目前合作社带动了386户1596人靠柿子增收致富。”合作社负责人陈平说。

  往里走,是一条现代化柿饼加工生产线,无菌烘房、全自动削皮机等加工设备一应俱全。“先进设备的引入,让传统的加工周期缩短了一半。产品好、上市早,是我们联农带农的底气。”陈平说。

  近年来,富平柿子产业链越拉越长,柿子酒、柿子醋、柿子零食、柿子面膜、柿子酵素等琳琅满目。

  2022年8月,95后富平小伙杨一凡辞去了在浙江的工作,回到家乡跟柿子打起了交道,成为金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之前我在电商物流公司、科技公司都干过,就一直寻思着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把家乡的柿子卖得更远更好。”杨一凡组建了供应链公司和商贸公司。去年富平柿子大丰收,公司帮助乡亲们销售了近1000吨柿饼,销售额是往年的2.5倍。“现在有5名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来到公司,扎根乡土,一起把这份甜蜜事业进行下去。”杨一凡说。

  目前,富平全县柿子栽植面积36万亩,挂果面积18万亩,年产鲜柿28万吨,加工柿饼7万吨。富平直接从事柿子产业的农民有2.3万户13万人,产业链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全产业链产值达65亿元,柿子产业已成为促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富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耀武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让富平尖柿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努力把富平打造成为基地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优的尖柿产业发展强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