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轰鸣,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一架飞机呼啸着滑翔起飞。同时,一个小小的亮点,在傅永强面前墙壁大小的电脑屏幕上同步亮起。
“一张图‘亮不亮’,就能反映中国民航‘忙不忙’。”这是全国民航流量管理系统“空中航班航迹”图,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民航“三中心”工程(民航运行管理中心、民航气象中心、民航情报管理中心),是中国空管10年来最大型的建设项目。海南空管分局三亚区管中心副主任傅永强,是唯一一个在技术层面全程参与的人。
“空管,就是天上的‘交警’。”在万米空域,对不同航路、不同高度、不同国籍、不同型号的飞机开展调度,要求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从2004年参加工作开始,傅永强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发愤图强的种子,决心干出个样子。
2014年,33岁的傅永强接到一项任务,要代表中国空管参与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流量管理运行试验项目工作。工作难,不仅要协同国内多个部门,还要沟通国外的机构组织;担子重,这一次的成绩好坏,关乎中国空管在国际民航事务中的国际形象和话语权。
工作强度大,熬夜、失眠是家常便饭,傅永强选择了默默坚持。“在空管领域,也得有个‘中国方案’!”在整理海量数据、平衡各方需求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亚太地区具有普适性的亚太协同放行(CMCP)运行概念。中国空管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起飞的航班分配起飞时间,成为亚太地区流量管理发展的核心。
如今,傅永强和他的同事们,每天要发出大约4000句以上的指令,每个小时点击鼠标1500次左右,每月在管制席位值班100小时左右。同事们说,傅永强工作20年来,常年坚守工作岗位,几乎从未休过一天公休假。
“看到‘航迹图’上的亮点、参与‘中国分配’的国家越来越多,知道咱国家民航事业越来越好,再累也值得。”傅永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