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科技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谈)

海 生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0日   第 18 版)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分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可完成经典超级计算机1亿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技术、新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效应更加突出。

  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成果、技术突破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我们要摆脱以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发展新动能;也意味着我们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迫切需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迫切需要以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彰显。同时,以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也正在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望成长为未来的新兴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越是前沿产业,越是需要高科技来支撑。要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完善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也要切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优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刻认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新兴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