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中国人保:定点帮扶 助力建设美丽留坝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第 20 版)

  近年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简称“中国人保”)始终践行定点帮扶责任,深入研究帮扶措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精准对接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并开展深度合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留坝贡献人保力量。

  

  筑牢坚实保障基础

  2021年以来,中国人保驻留帮扶团队充分发挥保险央企综合优势,通过一系列涉农惠民的民生保险项目,帮助扶持留坝县民生及产业发展,共计补偿农户损失857.12万元,为留坝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坚守防返贫阵地,承担兜底保障重大职责。针对县域范围内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特定人群,中国人保为全县4.1万户籍人口投保政府防贫救助保险,有效兜住防返贫底线,筑牢防返贫致贫防线。

  多措并举,为留坝县群众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针对泥石流、河水暴涨导致农房受损、道路被毁等情况,中国人保推出政策性农房保险,为全县农户提供1.9亿元风险保障,近3年内补偿87户次农户损失23万元。针对山区雨水多、灾情多等特点,承办风险保障8.5亿元的重大自然灾害财产保险,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开展一元民生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为留坝县4.1万户籍人口提供1000万元自然灾害风险和见义勇为风险保障;对困难群众提供相应救助,协助政府做好灾情意外事故处置,为服务乡村、服务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产业保险投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养鸡、养蜂、养菌和林下中药材作为留坝县的支柱产业,是留坝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中国人保紧紧围绕留坝县支柱产业,不断深耕专业、探索创新,针对养鸡、山区腹地养蜂和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开展相关帮扶保险业务。其中,针对食用菌养殖户,中国人保开办食用菌全生命周期保险、收入保险、大棚保险等,实现全县食用菌种植的全生命周期覆盖,有效保障了食用菌产业的稳定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食用菌产业是留坝农业产业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期间,留坝县共建成8000个食用菌生产大棚,近3年内全县直接参与生产的农户超过2000户,全产业链惠及农户超4000户。

  基于留坝县产业实际需求,中国人保开展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帮扶,打造“三品一标”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深化消费帮扶,助力高品质农产品走出留坝。截至目前,留坝县袋料栽培食用菌年产3500多万筒,带动4200户农户,年产3.3万吨鲜菇,实现农业产值10.7亿元。

  科技夯实产业根基。中国人保聚焦留坝县支柱产业实际及袋料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全面开展食用菌产业数字化项目。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云平台等技术上线视频及物联网监控系统,将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嵌入食用菌生产管理过程中,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留坝县食用菌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为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双提升提供参考数据和管理手段,助推留坝县实现“生产监控+预警调度+技术指导+市场供销”一体化食用菌产业数字化管理,全面打造“三品一标”现代化食用菌高标准生产基地和产业管理模式,助推留坝县以食用菌为代表的支柱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创新拓宽发展路径。近两年来,中国人保主动作为,帮扶开展多个项目。对接企业、院校,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引进民宿、县城更新片区开发投资企业,设立研创基地,助力留坝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人保立足秦岭生态资源,通过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全力支持留坝县域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释放绿色发展潜力。充分发挥留坝优质蜜粉源资源和秦岭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优势,中国人保通过3个帮扶项目,持续支持县域中蜂产业质效提升。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专家教授团队,开展留坝县中蜂产业质量提升帮扶项目,全面提升留坝县中蜂产业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柔性引进人才智力服务平台建设,帮扶开展秦岭中蜂专家工作站及科研技术推广应用建设项目。帮扶开展秦岭中华蜜蜂博物馆农文旅综合体建设项目,为当地农户提供多个就业机会,有效带动特色土蜂蜜等农产品销售,同时助力留坝乡村旅游和研学产业加快发展。

  留坝县依托秦岭独特的生态优势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特色精品民宿产业,推出“民宿管家”服务,改善当地群众就业情况,实现收入增长。中国人保对留坝县投入“高端农家乐培育”定点帮扶项目资金85万元,用两年时间在县内培育100名业务水平强、职业素质高的专业民宿管家,助推全县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实现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