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紧紧围绕产业振兴,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发展之本、强县之基、富民之要,按照“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着力育龙头、强园区、优环境、拓市场、促融合,县域南部建成山地农林康养产业带,县域北部建成特色水果和效益农业产业带,高半山建成特色畜牧业发展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汶川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强县之路。
强载体,增动能,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汶川县制定《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打造特色水果、规模畜禽、绿色蔬菜、休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形成“6+3”(六大特色农业、三大支撑产业)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秉承“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景区赋能化”发展理念,采用“大园套小园”“小园+基地”模式,梯次推进省、州、县级园区纵深发展,现代种业、农业装备、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扎实推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培育壮大区域公用品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追溯体系。
强融合,兴业态,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
汶川县聚焦“南部避暑康养”和“北部冰雪休闲”两个旅游目的地建设,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乡村旅游与民族风情深度融合,探索出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先后创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四川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汶川县被认定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映秀镇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镇名单,汶川县樱花里被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宿。促进新场景新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艺术乡创”引领行动,首批10位行业导师定点入村担任艺术村长,推动实现人居环境艺术化、产业体系艺术化,着力构建乡村新场景。培育打造特色民宿、酒店及特色乡村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常态化举办“汶创HUI”“农创HUI”、汶川·岷江大峡谷赏花音乐节、汶川马拉松赛等活动,特色水果采摘游、研学游等新模式深受游客喜爱。
强政策,促保障,激活乡村产业源头活水
汶川县制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落实惠农惠企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农业经营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强化金融支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深入开展政银保企对接活动,评定“诚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支持具有生态品牌效应的农业企业金融需求,有效解决贷款难题。完善人才支撑,选拔具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干部充实一线,有力强化专业化干部配备。精准项目支持,出台《汶川县支持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品牌保护、营销等专项激励资金3000万元。财政每年安排精准支持产业类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超1亿元,促进一批联农带农项目落地投产。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质效提升行动,三年来实施农业农村产业项目87个,完成投资3.2亿元,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强富民,保增收,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汶川县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巩固衔接促增收,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处置帮扶机制,推广消费帮扶、产业帮扶等特色做法,积极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党建引领,定制“一村一策”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压实县、镇、村三级“抓富”“促富”“领富”责任,通过能人管理、片区组团、飞地抱团等带动产业发展,提高集体收入。聚焦产业促增收,组织开展品牌强农、电商助农、优质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出台甜樱桃、脆李子等特色农产品助农增收综合保障方案,因地制宜推广甜樱桃+大豆、脆李子+大豆、猕猴桃+大豆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一田双收”。2022年,全县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村有25个,占比达33.33%,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62元,增幅6.8%。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汶川县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融合,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特色发展道路。
数据来源:中共汶川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