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底气所在(思想纵横)

王艳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8日   第 13 版)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向未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我们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今天,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我们拥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广泛而深厚的文化自信。这份文化自信是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底气所在。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牢牢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展现昂扬振奋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袤沃土,指引着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昂扬向上的风貌,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朝气、锐气、正气,是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理性平和的心态,表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而是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新时代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新的文化使命就有了坚实根基,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就能不断汇聚,我们就能不断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