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消费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1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入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消费万花筒)

本报记者 杜海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1日   第 16 版)

  眼下,秋粮收购正在有序推进。随着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

  “我们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对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从原来100多个小麦品种中优选出6个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带动5万多户农户直接受益。同时,引入龙头企业,通过‘示范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安徽阜南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财政部与原国家粮食局共同启动优质粮食工程。2021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以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为重点,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打好优粮工程“组合拳”,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去年,全省优质油菜种植面积2079.8万亩,实现油菜籽总产量350万吨。四川油菜产业链成为全国油菜全产业链重点链。四川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吉林省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完善粮食标准质量体系,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集中打造吉林大米公用品牌,以及舒兰大米、梅河大米、镇赉大米等17个地理标志品牌,形成了“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发展格局。目前,吉林大米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全省水稻加工业年产值由140亿元增加到265亿元。

  在粮食品质上,吉林省严格把控质量标准,组织修订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秋田小町”4个品类的团体标准,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同时,开发建设吉林大米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立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可追溯,保障粮食安全放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多措并举,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提升绿色仓储水平。通过新建高标准粮仓、现有仓房维修升级改造、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等方式,持续提高粮食品质保障能力。

  要增加优质粮油供给。建设优质粮食示范基地,统筹产品研发、加工技术升级、区域品牌推广、营销网络建设和健康消费宣传,提升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更好满足粮油消费升级需要。

  要强化产后损失控制。坚持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持续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推广使用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有效推动粮食科学减损和健康消费。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