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命名航线一百一十六条——

“丝路海运”越行越宽

本报记者 付 文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1日   第 06 版)

  近日,一艘货轮缓缓靠泊福建厦门港东渡港区,在卸下46个集装箱、再装船149个后,直接前往越南海防港。

  “加入‘丝路海运’联盟后,码头靠泊更省时省力。”上海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市场部经理范协辉说,以前进港可能要排队甚至改靠,现在港口可提前预留泊位,公司船次有了班期保障,也减少了农产品货物损耗。

  2018年底,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设立。自启动建设以来,“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16条,通达43个国家的131座港口。截至今年8月,已累计完成12096艘次、1412.68万标箱吞吐量。

  “‘丝路海运’着力推进整合港航资源、提升服务标准、拓展物流通道、创新航贸政策,重塑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新格局和运贸协同发展新模式。”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告诉记者,“丝路海运”联盟于2019年成立,目前全球已有31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联盟。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丝路海运”展现出强大吸引力,成为全球业界共商港航合作、共建丝路通道、共享经贸繁荣的重要平台。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工程部经理助理尹飞说,码头进行5G智能化改造后,单机装卸200个集装箱仅需6个半小时。“一条船每天租金要1.2万美元,停靠便利化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对上下游客户而言,运输周期有了稳定预期,能更有针对性地排产。”范协辉说。

  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丝路海运”联盟先后发布了港口、航运、通关、中转等贯穿物流链多个环节的服务标准,逐步建设完善“丝路海运”服务标准体系,助力物流效率提升。同时,“丝路海运”还联手铁路部门拓展航线服务,畅通多式联运,加强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

  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福建省建设“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为传统港航物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通过服务平台,只需输入提单号,船舶行进路线、车辆运输状况、码头作业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可实时查看海运物流进度。”李南介绍。

  “丝路海运”联盟不断催生、培育新业态。2022年6月18日,国内首条“丝路海运”厦门—马尼拉电商快线开通。“快线海运时间仅2天,门到门总体物流时间不超过一周,在运力、效率、成本方面超越了传统空运模式。”李南说。截至今年9月,该线集装箱吞吐量累计逾3万标箱,货值总额超110亿元。

  下一步,福建将深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不断优化国际海运航线网络布局、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丝路海运”越行越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