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广西 着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第 14 版)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工作要求,立足畜渔蔬果蚕菌等优势特色资源,统筹政策、资金等要素保障,着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设施规模和产能持续扩大。2022年底,全区畜渔蔬果蚕菌等设施农业产值2200多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2%,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设施种植业发展较快,设施蔬菜面积达61.3万亩,较上一年度增加28.3万亩;设施园林水果820万亩,占全区水果种植面积的39%,产值达530亿元,推动水果产业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1位。设施畜牧稳步提升,全区畜禽设施规模化养殖比重为62.5%,家畜设施规模养殖出栏约2300万头(只),家禽设施规模养殖出栏约6.40亿羽,设施畜牧业总产值940亿元。设施渔业优势明显,建成陆基循环水养殖圆形池89万平方米、拱棚小池塘3.5万亩、重力式深水网箱(标准箱)675万立方米,设施渔业产量200万吨,占全区渔业产量的62.89%,产值590亿元。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库容达1082万立方米,仓储能力达216.4万吨;谷物(粮食)烘干机2766台,水稻产地烘干能力达32%,年集中供秧能力258万亩(占全年种植早稻、晚稻共2400万亩的10.75%)。

  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区设施农业生产设施设备不断迭代升级,设施水平加快迈向现代化。设施种植业方面,设施蔬菜棚型由过去的小拱棚、简易棚(遮阳棚、避雨棚等)逐步向钢架大棚、连栋钢架大棚、智能温室等发展,多种类型并存;栽培技术由最初的简易设施技术向水肥一体化、设施标准化、管理数字化转变。设施畜牧业方面,从传统栏舍养殖向多层楼房、多层笼舍等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养殖发展。设施渔业方面,从传统池塘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向标准化池塘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等多种模式升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方面,配套体系逐步完善。

  科技支撑逐步增强。探索创新、集成推广一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如蔬菜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反季节栽培等提质增效技术,实现特色蔬菜周年供应;推广以“三避”(避雨、避寒、避晒)为中心的水果防灾设施和技术,年均减少损失50万吨以上,大面积推广火龙果补光技术,亩产量年均增加600斤,年均产值增加15%以上;创新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名单;创新形成集约化叠框式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地面育、自动化上蔟等桑蚕生产实用技术,全区专业化小蚕共育率达88.95%、方格蔟应用率达84.16%。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广西各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为农业增产提质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支撑。贺州市平桂区通过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增加设施农业1万多亩、新增产值2亿多元,同时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自主经营等方面的联农带农,务工家庭户年均增加工资性收入约3万元,直接带动30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北海市大棚设施农业亩均产值超3万元、纯收入1.5万元以上;来宾市陆基圆池集约化循环水养殖可实现单位面积增产15倍。此外,通过积极开展农产品数字化产地仓等商品化处理设备设施配套建设,全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提高15%以上,提升鲜活农产品平均溢价收益25%左右。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