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遗产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10月0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推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刘成勇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5日   第 08 版)

  图①: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外景。
  李明涛摄
  图②: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展出的《开成石经》拓本。
  张丹华供图
  图③:观众在参观“版印江南——中国版画版刻版本大展”。
  郭 扬摄
  图④: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外景。
  窦瀚洋供图
  图⑤:收藏于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的部分侨批。
  姜晓丹供图
  图⑥: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外景。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历史典籍版本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自2022年7月30日开馆以来,吸引越来越多人参观体验。4个场馆,如何做到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本版在此刊发文章和报道,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释和介绍。

  ——编  者

 

  今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走进保藏古籍版本的兰台洞库,实地察看版本保存收藏情况。这些版本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源远流长而底蕴深厚,因求同存异而博大精深,因推陈出新而独领风骚。千百年来,因有版本这种重要的文化载体的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长河奔腾不息。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馆藏的不同形态、内涵各异的版本,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和特质,是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金种子”,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精神源泉。

  文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古人将汉字书写在龟甲、兽骨上,刻在山壁、陶器、青铜器上,记录在竹简、帛书上,刻印、刷印、书写在纸上……加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护书、传书、读书的优良传统,修史、修志、修谱和著书立说,把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记录得较为清楚。中华文明因此得以千秋不断、文脉清晰。

  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典藏10大类版本、2500余万册/件藏品、上万件展品。从陶器工艺到千年贝叶,从雕版刻印到活字印刷,从人工拓印到机器印刷,从古籍卷轴装、龙鳞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到现代书籍的胶装,从版本修复到版本保护,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

  新时代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将承载中华文明、关乎民族文脉传承的各类版本规划保藏,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厚植文化根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馆展览体系聚焦“两个结合”主题,把握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的主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贯穿融入到展览中,形成包括1个主题展览、2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以及国家书房和文瀚厅2个精品陈列、5个特色库展在内的立体化展示体系,从版本的独特视角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厚重多元。

  其中,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汇聚权威、完整的经典版本,通过经典著作、档案文献、手稿手迹等形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基本陈列“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基本陈列“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通过版本实物,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专题展览“版本琳琅——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荟萃展示3000余册/件不同版本的工具书、中小学教材、文学作品期刊创刊号、音像制品等珍贵版本。专题展览“版本工艺展”“中国邮票展”和“中国货币展”,分别展示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设计和中国历代货币。

  下一步,中国国家版本馆将承担好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出版信息服务等职责。

  锚定收藏主业。坚持应收尽收、应藏尽藏,汇聚回流散佚在基层、流传在民间、流布在海外的中华文明典籍资料,收全历史典籍资料;建设国家版本数据总库,实现版本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同融入赓续中华文明的“种子库”,完整呈现中华历史典籍版本的盛景。

  聚焦保藏安全。发挥“一总三分”布局优势,科学规划版本资源分藏体系,加强分馆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实现分级分类、相互备份,不断提升抵御各类灾害能力,让历史典籍“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推进版本保护创新技术研发,提升各类版本保护修复科技水平,确保版本保藏安全。

  加快研究阐发。深刻认识“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将版本呈现与时代科技相融合,借助科技、产业和艺术的赋能,积极创新传播推介方式,实现版本文化丰富表达,将版本蕴藏的中国文化挖掘出来、呈现出来。

  推进文明交流。发挥中国国家版本馆的文明标识作用,以版本为媒,集聚专家学者,特别是汉学家和文化使者,开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建立文化交流机制和对话平台,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为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


  版式设计:蔡华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