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23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9场举办

宣讲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3日   第 04 版)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22日电  (记者王靖)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9场活动9月2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博物馆开讲。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作题为《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演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策划了系列宣讲。本场活动是这个系列的第二讲。

  王巍从探源工程的基本情况入手,就探源工程研究时间、空间范围,总方针及核心问题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王巍说:“中国是一个辽阔的国家,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迈向文明社会的道路。”因此,各个地区文化的发展、国家的出现,特别是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重点。

  “国家的产生会在考古遗址中留下遗迹。”在厘清了文明的定义、文明起源标准等重要概念后,王巍以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向观众介绍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的文明特点与发掘意义。“红山文化时期广泛吸纳周邻地区史前文化的强势因素,成为西辽河流域史前社会发生质变的重要推动力。”

  宣讲最后,王巍回归文明探源工程,强调其对于中华民族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阐释的重要性。他说:“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本场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赤峰市委宣传部、赤峰广播电视台、赤峰博物院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