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黑龙江一手抓抗灾减灾,一手抓单产提升

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打好夺取秋粮丰收这场硬仗)

本报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9日   第 04 版)

  开栏的话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今起,本报开设“打好夺取秋粮丰收这场硬仗”专栏,报道粮食主产区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努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千方百计提单产的生动实践。

 

  “水稻穗大、籽粒饱满,抓一把在手里,沉甸甸的。”黑龙江省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春说,今年育苗抢前抓早,插秧科学密植,“丰收的背后都是科技的功劳!”

  “今年种了8000亩水稻,除了小面积受洪灾影响,大部分长势基本正常。”五常市卫国乡友好村百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奎说,算大账,水稻总产量应该差不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我们坚决扛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职责使命。”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应对前期洪涝灾情,全省上下一手抓抗灾减灾,一手抓单产提升,从最新农情分析看,今年全省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二十连丰”。

  行走龙江大地,黑土地上处处是忙碌身影,田野里孕育着丰收希望。

  多措并举,田管精细,最大程度减少受灾农田生产损失

  肥沃的黑土、优良的生态,让五常大米闻名遐迩。8月初,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黑龙江省五常市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秋粮生产面临挑战。

  近日,记者走进五常,秋日的阳光下,连绵的稻田里水稻长势喜人,颗粒饱满。

  “我们合作社种了2万亩水稻,今年受灾的主要是河道两侧的地,过水面积大约2000亩。”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员黄昌明说,洪灾发生后,合作社第一时间抢排积水,及时喷施叶面肥,改善田间通风条件。“目前看,过水稻田会不同程度减产,但地势较高或排水较好的稻田受影响相对轻一些。”

  “从全市看,我们在全力抢排田间积水的同时,迅速分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调来多架无人机对受灾田块喷施植保药剂,加速水稻灌浆。”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守欣介绍,损毁的水稻育苗大棚、催芽车间等各类农业生产设施,将于10月底前全部修复完成,不会耽误明年农业生产。

  尚志市同样得益于抢前抓早,加上高产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农作物长势大部分接近常年,大豆长势好于常年。尚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魏锦胜说,全市成立了6个农业生产灾后抗灾自救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各乡镇进行点对点技术指导;在前期排涝散墒基础上,加快新建和修复村屯道路、农田涵洞等基础设施,保障长远产能。当前,全市已完成1.4万台拖拉机和2400多台收割机检修工作。

  洪涝灾害会不会影响全省粮食产量?

  “这次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牡丹江两市11个县(市、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郭家勇表示,从全省整体来看,受灾面积551.98万亩,仅占全省农作物实播面积的2.36%,对粮食总产影响低于常年。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受灾农田排水基本完毕,喷施叶面肥达到1848.88万亩次,多措并举力争轻灾区保稳产、重灾区少减产。

  “你看,稻穗长得这么壮实,又是一个丰收年。”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忠生根据智能监测设备上传的田间数据分析,让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心中有了底。

  8月初,桦川县也经历了连阴雨。县里第一时间启动农业生产抗灾自救,农业农村、气象、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加紧会商研判,指导农户提前落实防御措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同科研院所成立专家包联技术指导组,深入全县9个乡镇田间地头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夺丰收。“有了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精细做好田间科学管理,收成应该没跑儿。”李玉成说。

  桦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金友说,“由于前期准备充分、管理精心,全县农业生产正在全面有序恢复,农作物总体长势良好。”

  黑龙江省秋粮收获在望。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副处长丁然介绍,全省已提早做好秋收机械化生产前期机具、人员准备,储备收获机械20.3万台,确保机具供给充足、机手操作规范、服务保障到位。

  大面积单产提升,以丰补歉,为实现稳粮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肇东市黎明镇珊树村,一株株玉米茎秆粗壮,前不久这里刚进行过一喷多促航化作业。“这个阶段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助于促进有机物合成与积累,实现促早熟、增粒重。”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韩志强说,目前全市已完成全部喷施任务。

  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再过10多天,水稻将迎来大面积收获。今年农场集成推广应用标准化格田改造、变量侧深施肥、宽窄行插秧等22项农业创新技术,开展精准管护。“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探查地面作物长势,不同色层代表不同情形,为保障常年丰产丰收进行精准研判管理。”公司第一管理区种植户秦玉秋说。

  在采访中,黑龙江省未受灾地区的农户表示,今年水稻、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的长势好于往年,亩产有望增加。

  丰收的底气来自哪里?

  郭家勇列出几组数据——截至8月30日,黑龙江全省平均积温比历年同期高;平均降水量为487.8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9.6%;平均气温18.5摄氏度,比历年高0.2摄氏度。

  “虽然局部存在低温寡照以及遭遇台风洪涝等气象灾害,但从气温、水分、积温等指标综合研判,整体气象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大部分指标好于常年。”郭家勇说,今年黑龙江省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粮食新增种植面积达456.91万亩,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是今年我国开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词。

  在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玉米亩株数从3700株左右增加到5500株,一条条细长的滴灌带穿过条垄。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摘下一根玉米掰开细看,“芯细、粒深,不瞎尖儿,还能再长20天左右!”

  肇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明哲介绍,在作物密植基础上,今年全市陆续在20万亩项目区配套建设了田间输配水管网等设施,实现全生育期精准肥水调控,全部建成后预计推动项目区玉米亩均增产200至300斤。

  单玉恒说,合作社流转的2000多亩地都选用优质耐密品种,通过传感器按需进行水肥一体化滴灌。“跟普通种法相比,一亩地起码增产20%。”他今年的目标亩产量是2500斤,“从目前的株型、穗形看,基本没啥问题。”

  科技助力提单产。今年,黑龙江省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推广玉米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在泰来县、肇东市等4个县(市、区)开展单产提升工程试点,力争全省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40个,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坚持多要素集中发力,全方位搭好丰收架子,力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实现新突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姜以全说。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现有耕地2.58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03亿亩,典型黑土耕地面积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沃野厚土,黑龙江这个大粮仓不仅禀赋优良,而且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建好大粮仓,持续保护和提升黑土耕地质量。

  “关键是坚持系统施策,建立科技支撑体系。”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里与科研院所深入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合作,围绕黑土地力提升、肥沃耕层构建开展科技攻关,打造用得上、推得开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同时,建立从省到户的七级田长责任体系,加速形成全领域、全要素、全覆盖的黑土耕地保护态势。

  建好大粮仓,必须把良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强化种业攻关,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北安市宇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地里,示范种植龙达五号、登科四号、农垦3092等多个品种。“在一块田里搞多品种试验,看看哪个品种田间表现最好。”理事长王福贵说。

  “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重点是保好种、育新种、推优种。”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副处长刘晓兵说,全省水稻、大豆种子自给率已达到100%,农作物种子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下一步,要加快建设种质资源改良和育种平台,提升种业基础研究水平。引导科研院校和种子企业加强合作,挖掘优质种质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加快提升品种产量和抗性水平。

  建好大粮仓,加快粮食生产新技术模式集成。

  今年,宇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承担一项新的试验任务——选育推广复合微生物药肥菌剂。试验田里,大豆正处在鼓粒期,一眼就能看出施用微生物药肥菌剂的大豆,植株明显更壮实。王福贵说,就这一项新技术,平均可促进大豆增产8%以上。

  “这项试验为推进大豆单产提升行动高效落地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杨微说,全省将开展根瘤菌剂接种、不同叶面肥组合多元化施肥技术、大豆控旺抗倒高产技术等试验示范,通过一县一策,集成高新技术模式提升大豆单产。

  建好大粮仓,强化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据介绍,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构建了覆盖全省农区的农作物病虫疫情在线监测预警体系,乡村病虫疫情监测网点达到6000个。

  在肇东市五里明镇胜平村,禹艳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春禹既是新技术示范户,又是村级植保员。田管期间,他通过手机上的“掌上植保”APP,对周边4万亩耕地开展监测信息规范调查。

  “这几年大伙越来越重视病虫害防治,比如播种前要给种子穿上两层包衣,积极配合统防统治。过去常出现的玉米螟,这几年很少成片发生。”邵春禹说。

  “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个监测点聘用一名村级植保员,将监测触角延伸到乡村末梢,做到早发现、早应对。”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副站长吕涛介绍。截至9月18日,今年全省累计收集监测数据1587.9万条、图片332.2万张,为全省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报记者崔佳、朱隽、郁静娴、屈信明、祝大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