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17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百合和郁金香产销量分别占全国30%和60%左右,辽宁凌源——

推动花卉全产业链发展(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本报记者 郝迎灿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7日   第 03 版)

  东边天际才露出一点鱼肚白,花农管仲来已经下地忙碌了。塑料大棚里,一颗颗蒜头模样的百合种球被埋进土里,只露出小小一片嫩芽。“种球播进土里看似简单,但也有门道,对深浅和间距都有要求。”管仲来边忙边介绍,“百合生长期在3个月左右,要想赶在‘十一’假期、元旦等节点上市,得掐准时间分批种植。”种植百合20多年,他已是村镇周边小有名气的“专家”。

  管仲来所在的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和种球繁育基地。“凌源花农约1.8万户,百合和郁金香的产销量分别占到全国的30%和60%左右,有‘中国百合第一县’美誉。”凌源市委书记王志刚介绍,当地花卉生产面积2.2万亩,年产鲜切花2.7亿枝、种球0.5亿粒,产值突破10亿元。

  一枝百合花,如何壮大为地方主导产业?

  车行凌源,入目皆山。当地位于辽西低山与丘陵地区,人多地少且气候干旱,为何花卉产业“一枝独秀”?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凌源人沿路沿河、进沟进坡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凌源市副市长张旭介绍,部分群众凭借敏锐市场嗅觉,开始转向球宿根花卉种植。

  “一开始,市场上只有亚洲百合,虽然花苞小、香气淡,仍然供不应求。”管仲来在2000年成为一名花农,专事百合种植,“不像现在,有东方百合、香水百合等10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可以选择。”

  品种越来越丰富,种植技术也不断进步。“最初靠摸索积攒经验,现在已形成一套标准化种植流程,并总结出适合本地的百合栽培技术,形成地方标准推广。”张旭说。

  2021年4月,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凌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产业园集花卉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功能为一体,将建成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花卉交易中心和北方鲜切花生产示范基地。”凌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区副主任程海龙说。

  在去年新落成的花卉数字化生产基地里,绣球花、百合花长势正盛,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通过使用数字化温控设施和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点开手机,就可以对花卉生长环境中的水分、光照、温度、湿度等进行精准调控。“我们还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的深度合作,大力培育百合新品种,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凌源市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司海静介绍,目前已选育出“金箔”“迎春”等1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方百合优良品种,正进行小规模试种,凌源已经成为极少数具有花卉种球国产化研繁能力的地区之一。

  一批经纪人,如何服务当地花卉产业?

  凌晨3点多,小城东部的凌源花卉交易市场已是一片热闹。数百个摊位上摆满了翠绿的、尚未盛开的花束,交易一旦达成,花农们便麻利地将成捆百合花的根茎用小刀削下,然后整理、打包。

  “为提高附加值,凌源主打反季节鲜切花生产,每年9月到次年5月是销售旺季,市场一天的交易量可达数百万枝。”记者跟随凌源市百润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晓明在摊位间穿梭,不到半小时,湖北武汉一名批发商头天预订的3000枝百合花已全部选购完毕,只待下午装车发运。

  一头连着花农,一头连着外地批发商,周晓明同时还是一名花卉经纪人。在凌源,这样的花卉经纪人有500多人,他们与凌源花卉产业一同成长,对市场变化十分敏感。

  “1997年中学毕业,我就跟着大舅干起鲜花买卖的生意。白天在凌源收购亚洲百合,往麻袋里一装,夜里坐火车赶到北京,第二天骑着自行车沿街叫卖,钱没少赚,苦也没少吃。”周晓明说。

  而现在,凭借完善的物流网和多年搭建的销售网,周晓明再也不需要像过去一样风里来雨里去。“下午4点,交易市场的厢式运输车准时发车,次日凌晨两三点到达北京,再经陆运或空运转运至武汉。”周晓明介绍,凌源鲜切花对北京和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实现次日达,对国内其他大城市实现隔日达。

  “如今,较早一批的花卉经纪人开公司、成立合作社,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合作形式,为花卉生产、销售提供服务。”凌源市花卉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在凌源市鼎丰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恩松正忙着把为农户订购的百合种球登记入库,“2017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7600多平方米的冷库,能够满足40个集装箱、800万粒百合种球的仓储需求。”

  在“花农—经纪人—批发商”的传统销售渠道之外,凌源不少花卉从业者开始通过电商、直播等多种形式,向消费者提供集美学设计、插花艺术、文创植入于一体的花卉组合产品,加快转型升级。

  “通过穿插讲解插花知识,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不仅是在卖鲜花,更是在卖花语、卖花境、卖生活方式。”2020年,85后的张瑞营从北京回到老家凌源从事鲜切花销售直播,去年鲜花销量突破100万枝。

  一条产业链,如何向着上下游延伸?

  花卉产业的发展,给种植户提供了多大的舞台?到城关街道西五官村,寻花农李洪瑞一问便知。在去年的第三届凌源百合花种植大赛上,有着近20年种植经验的李洪瑞一举夺魁。

  “参赛农户每人种植3000粒种球,分属20个品种,比赛当天到田间每个品种采10枝样品,最终评出20个单品种冠军。”比赛的情形,李洪瑞历历在目,“咱拿奖的时候,一激动,话都说不利索。”

  这项比赛是凌源百合节的特色品牌活动。今夏,第五届百合节如期举办。

  “凌源将以办好百合节为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和花卉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把花卉产业打造成为凌源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共同富裕的美丽事业。”王志刚说。

  随着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凌源加快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交易、运输、销售和社会化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花卉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全产业生态。

  走进盛世繁花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流水线上,新鲜的绣球花瓣经过脱水、脱色、烘干、染色等一系列工艺,成为制作永生花的原材料,并最终被花艺师制成造型各异的永生花装饰品。“色泽、形状几乎与鲜花无异,且颜色丰富、保存时间长,是花艺设计、居家装饰中理想的花卉深加工产品。”公司负责人李惠敏介绍,去年公司净利润达400多万元。

  “我们瞄准健康养生、美容养颜等新兴潜力市场,大力开发以花卉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工艺品等下游产业链,推动花卉精深加工业发展壮大。”张旭介绍,当地通过设立3000万元的花卉产业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引导花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开发新功能、发展新业态。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