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新论)

万 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5日   第 05 版)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从北京崇雍大街,到福建福州三坊七巷,从广东潮州牌坊街,到重庆渝中戴家巷……实践中,多地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改善了人居环境、保护了文化遗产、拓展了空间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街巷变为新地标,成为人们领略城市魅力的一扇窗口。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有571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达到6.5万个。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的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城市更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实现空间环境的改善,还要兼顾社会、经济、文化、治理等多重目标。以上海愚园路更新工作为例,在改善民生方面,开展卫生设施改造等补短板工作,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实际问题;在商业开发方面,助力改善100多家个性化小店经营状况,实现沿街商业和居住环境更好融合;在文化保护方面,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历史风貌和文化元素;在基层治理方面,广泛调动居民和商家参与社区营造和微更新计划……多年来,通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老街区实现“逆生长”,各方面焕然一新。可见,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确保各项工作彼此协调、相辅相成,才能让城市更新成果更好融入社会发展、惠及百姓生活。

  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惠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在城市更新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发展,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通过城市更新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创新消费场景,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彰人文,在城市更新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历史文化遗存,才能更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优治理,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就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新时代新征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各项工作,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