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古城西安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契合时代 融入生活(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本报记者 王 珏 张丹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4日   第 11 版)

  传统和现代、古老和年轻,如何融合于日常生活,熔铸于城市文化的灵魂?“点击”陕西西安,或许能得到启示。

  从“考古盲盒”风靡一时,到“盛唐幻境”如梦如幻;从“不倒翁小姐姐”蹁跹起舞,到“盛唐密盒”脱口秀寓教于乐,古都西安正以时尚青春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精华。近年来,西安在优先保护的基础上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通过艺术创作、科学运用、视听化表达等方式,加快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西安的新潮打开方式,是对城市文化传承的鲜活注脚,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文化遗产,需要找到契合城市的时代表达。

  从神秘瑰丽的青铜器、多姿多彩的汉代陶俑,到独具魅力的唐墓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丰富的展览和活动。从通过手机小程序聆听讲解,到戴上VR眼镜领略城墙风采,西安致力于用数字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以文物保护为前提,西安深挖城市文化内涵,探索文化传承的新路径。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要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遗产,需要找到融入生活的当代路径。

  汉服城墙兵马俑,歌舞乐队不夜城。唱秦腔、走台步,在百年易俗社,小学员们一腔一调,秦声悠扬。长安潮、唐诗热,在大雁塔脚下古诗词街,有属于长安的中国式浪漫,人们在灯火阑珊之时,轻声吟哦。初秋翩然而至,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观优美,散步的市民、游学的少年,在这里探索“大遗址与村民共生共存”,流连忘返。

  “要秉持活化利用,推动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俱进,与人民共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陕西力量。”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说。

  在不断融入时代、丰富生活的过程中,西安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的转变,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历史文化的传承中。

  万盏灯火东西市,谁人不知长安城。如今,走进十三朝古都的时空隧道,人们不仅可以听闻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也能领略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从诗意长安到多彩西安,西安不断探寻历史文化活化的密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巳正时分,鼓声阵阵,文武列队,随着宣礼官一声“开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开门迎客。游客可以在太白酒肆与“李白”对诗,向礼宾官学习唐式叉手礼……

  “我们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营造全唐市井文化生活沉浸式体验场景,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大家乐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出文化自信的增强。”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