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笺
茉莉花
茉莉花,木樨科素馨属植物,直立或攀援状灌木。叶片为单叶对生,嫩叶为淡绿色或黄绿色,成熟叶为绿色或深绿色。花多为顶生,少数腋生,聚伞花序,花色洁白,花期为5—11月。果为球形,呈紫黑色,茉莉自然结实率极低。
茉莉花香气清新幽雅,不仅是观赏、装饰佳品,还可药用、食用。茉莉花是窨制花茶的主要原料之一,茉莉花浸膏和精油也成为现代香料工业的名贵产品。
资料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赏花
日收炎照沈沈去,
月放凉光冉冉回。
茉莉一如知我意,
并从轩外送香来。
——宋·邹浩《闻茉莉香》
福州的茉莉花又开了。
你看那乌龙江畔,碧空如洗,连峰泼黛,江水潋滟,茉莉花田弥望如雪,随风送来阵阵清香。走进花田,洁白娇小的花朵在绿叶丛中绽放,花瓣如绸如缎,在阳光下泛着莹莹的光。
福州的茉莉花,在沿江两岸的沙洲花田里,也在城市绿地的郁郁葱葱里;在汽车后视镜上挂着的香包里,也在街边行人佩戴的鲜花手串里,还在福州人日日啜饮的茶盏里。
2000多年前,茉莉花经海上丝绸之路引种至中国,因福州独特的地理与气候,在这里落地生根。千年岁月间,茉莉花与茶文化在福州交融,孕育出芳香四溢的茉莉花茶,成为福州重要的城市名片。
茉莉花融入城市的记忆里,更绽放在市民的生活中。1985年,经福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茉莉花被确定为福州市花。
福州人对茉莉花有着特殊的感情。
登上福州乌山望潮峰,一方宋代福州太守柯述留下的“天香台”碑刻石壁依然矗立,见证着代代福州人对“天香”茉莉的欣赏。
“茉莉晓迷琼径白,荔枝秋映绮筵红”“团团末利丛,繁香暑中拆”“倩得薰风染绿衣。国香收不起,透冰肌”……古往今来,来过福州的文人墨客曾写下众多赞美茉莉花的诗篇。它的馥郁芬芳、洁白质朴、高雅淡泊为人喜爱,也被彼时闽人称作“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与茶的结合则让福州与茉莉花的缘分更深。宋朝开始,古人尝试以香花制作花茶,福州也逐渐发展出独特而完备的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也就是将茶坯与茉莉鲜花充分搅拌,让茶坯吸收花香,达到“花茶见茶不见花,茶中却有茉莉香”的效果。
福州山丘连绵,云雾缭绕,利于种植茶树。同时,气候温暖湿润,闽江干流流经处土壤肥沃,茉莉花生长繁盛,香气独特。在清朝咸丰年间,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茶商在福州大量窨制茉莉花茶,销往东北、华北一带,福州成为全国茉莉花茶生产中心和集散地。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全城已拥有茉莉花茶加工厂近千家,年产茉莉花茶近8万吨,占全国茉莉花茶产量60%以上。
当时,福州的农民纷纷种植茉莉花。“山塘日日花成市,园客家家雪满田”,每逢盛夏,福州就化作了一座花城,花香氤氲,风景醉人。福州的南台岛也因遍植茉莉花被称为琼花玉岛。
茉莉花的香味也镌刻在福州人共同的记忆中。在茶摊凉亭围坐,泡一壶茉莉花茶,听两折评话,聊几句家长里短,好不惬意。或是在温汤澡堂,三五好友泡完澡后歇在竹藤躺椅上,大汗淋漓时品一口鲜爽回甘的茉莉花茶,怎一个舒爽了得!
茶源中华,茉莉西来。福州茉莉花茶正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结出的果实。茶因花更香,花因茶走得更远——那一缕幽幽茉莉花香凝结在茶叶之中,不仅为国人所喜爱,更是走向海外,成为知名的“中国春天的味道”。
20世纪60年代,福州茉莉花茶已远销22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福州茉莉花茶更是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之冠。
漂洋过海的茉莉花茶给世界带来惊喜,也给漂泊在外的游子捎去一份故乡的味道。福州籍作家冰心在《还乡杂记》中写道:“我所到过的亚、非、欧、美各国都见到辛苦创业的福建侨民,握手之余,情溢言表。在他们家里、店里,吃着福州菜,喝着茉莉花茶,使我觉得作为一个福建人是四海都有家的。”
茉莉,有“莫离”之意,“送君茉莉,请君莫离”,茉莉花象征着难忘故土的不舍情愫,茉莉花茶也寄托着身处海外的福州侨胞无限思乡之情。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这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深深融入福州的历史与现在,它象征了福州人所赞叹的质朴、高雅、淡泊、奉献的品格,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和合共生,也代表了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
炎炎八月,茉莉花开。幽幽花香穿越千年,依旧环抱着美丽的福州城,也涵育着勤劳的福州人。在青山环抱间,在闽江奔腾处,福州将继续书写与茉莉花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