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一个人在万绿园慢慢地走。每一次回海南海口,我都要挤出时间去万绿园走一走,去看园中结满椰子的椰子树,看海岸边新植的红树林,看海水温柔地亲吻绿岸。如果是在夜晚去万绿园,会欣赏到园南滨海大道上的灯光秀,秀出瞬息万变、色彩缤纷的图案。
万绿园是海口最大的开放性热带海滨生态园林,占地广阔,园中栽种了以椰子树为主的数百种、近万棵观赏植物。1994年10月万绿园开建时,海口掀起了“全民共建万绿园”的热潮,市民捐款达到1000多万元。很快,荒凉的滩涂覆盖上了绿油油的青草,填海造出的土地种上了千姿百态的植物。1996年1月万绿园开园,从此万绿园成为海口人记忆的一部分。
我想起30多年前刚到海口时的情景,再看看眼前,不觉感到恍惚。
上岛的那天是1988年8月的一天。记得一上岛就遇到了台风,被当地人称作“碰碰车”的三轮车,在风雨中无处停靠,而在台风中的椰子树,那柔曼又刚俊的形象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我曾很多次被问到,当初你为什么来海南?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是被椰子树的魅力迷住的,被海口的热带风情留住的。我选择留在海南,留在闯海建省的激情里。
那时候我就住在万绿园东南面滨海新村的一处民居,离海边不远。后来搬到了同在滨海新村的另一处简陋的屋子,到海边的距离也很近。海边那条如今叫滨海大道的宽阔公路,那时仅仅是一条极普通的城市基础路,路基下边就是海滩。海滩很宽阔,海岸边却杂草丛生,淤泥四散。很多个早上,我都会到海边去,看渔民在海里捕鱼,看海滩上的大人小孩捡拾贝壳。我忍不住下到海滩,在沙滩上慢慢地走,或弯腰捡一枚贝壳,仔细地欣赏它的色彩和斑纹,或赤脚走到浅浅的水中,任海浪轻轻在我的脚面拂来拂去。偶尔,我也会去看夜晚的海。海滩东侧有一片小小的树林,那里总是人影绰绰。一些前卫的闯海青年支起帐篷,面朝大海朗诵诗歌或放声歌唱。那一片树林,连同那宽阔绵延、野生状态的海滩,正是如今绿草如茵、花木茂盛的万绿园前身。
滨海新村往西走不远就到了龙昆南路。龙昆南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道,和东西向的海秀路构成海口城市的主干道。那时候的龙昆南路上,两边的树木才栽种不久,非常低矮,一遇雨水,地面就淹在浑黄的积水里。龙昆南路以西是杂草滩涂,偶尔夹杂着小块农田,尚未有开发的迹象。不过没过多久,龙昆南路以西,就有了高楼大厦,有了市井繁华。如今这繁华早已延伸到了西海岸。我现在回海口,就是回西海岸,我在海口的家就安在西海岸。西海岸是海口变化的一个明证。今天的西海岸建筑风格个性凸显,道路宽阔,现代滨海城市气息浓厚,非常适宜居住。
那些年,我的人离开了海口,心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给了我青春的成长,给了我挥洒才情的机会。我永远感激海口这座年轻的省会城市。因此,当我离开海口以后,总想在这座城市有一个美好的落脚处。有一次我和朋友从万绿园向西行,我一眼看到了这处地方,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里作为自己今后回到海口的落脚地。事实上,那时候是没有西海岸的,只有海甸岛、白沙门、国贸,那时候从海府路到文华大酒店,就已经觉得好远。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西海岸早已不再遥远,还把琼山区、澄迈县连在一起,让三亚等地都变得很近。
这一次,我又来到万绿园。下午的万绿园,空旷,清爽。青绿的草地漫无边际地延伸。有些树木一看就知栽种期不长,嫩叶稚干,在清润的海风吹拂下和温煦的阳光朗照中,有一种青春的气息。园里鸟语花香,散步的老人,绿地中、石椅上的恋人,拍照的游客,构成一幅悠闲自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我有两年没有来过万绿园了。这一次,我在园子里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我感到万绿园相较于两年前容颜更新。是椰子树更高大更壮硕了?是红树林更青绿更茂盛了?是海水更明净更幽蓝了?我说不清楚,但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它更美好,它是海口越来越美好的一个缩影。
在我最喜欢的热带观赏植物区,我看见几名园林工人正在移栽花木。盛开的三角梅鲜艳夺目,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明媚的笑容。无论是谁,见到花想必都是愉快的。每天与花打交道,心情也会舒畅。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海口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好,让人看到了无限希望。有希望在,自然就有好心情。
告别园林工人,我来到万绿园南面的一家海景大酒店,上到28楼的咖啡厅。我喜欢坐在这高楼上凭窗眺望风景。东北方向的世纪大桥、海甸河,西边的假日海滩、观海台,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极目处,琼州海峡波涛万顷,连通浩瀚南海;近海处,游船、帆板、渔船穿梭往来,自由而有序,一派蓬勃景象。晚霞正铺满天空,万绿园郁郁葱葱,闪耀着金色光亮……
我心里一热,思绪一下子飞回当年初到海口时的情景。30多年前和30多年后的画面,叠映在一起,交织在一起。那些画面,一页页飞快地闪过,但它不是电影蒙太奇,它是真实的奋斗的历程。我相信,万绿园和海口这座城一样,会越来越美好。